【本报讯】柯坦丹(Ketandan)社区是爪哇王室文化、 中华文化与日惹城市居民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该社区地处日惹市中心,涵盖亚哈迈德·亚尼街、苏里亚特玛贾街、 苏里奥托莫街及帕萨尔·布林哈若市场的后街, 已有超过200年的历史,是日惹公认的华人聚居地和唐人街。

柯坦丹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 荷兰殖民时期曾为当地华人主要居住区。尽管当时政府实施了如“ 通行证制度”(passentelsel)与“分区制度”( wijkertelsel)等严格规定, 但由于斯里苏丹哈孟古布沃诺二世(Sri Sultan Hamengku Buwono II)颁发的特别许可,使得华人得以继续居住于此, 支持当地贸易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

今日的柯坦丹仍保留着众多老式建筑, 其独特的双层建筑结构深入院落,兼具住宅与商铺功能, 即如今所称的“店屋”或“商住两用楼”。早期多经营日用品、 中药及餐饮,自1950年代起,逐渐发展成为金饰交易中心。 日惹市首家金店即于1955年在此设立。
华人社区对日惹经济贡献卓著,早已与本地商人融合共生, 并持续活跃至今。除柯坦丹外, Beskalan与Pajeksan也是本地华人社区聚居的地区 。

日惹市政府已将柯坦丹指定为文化保护区,并对建筑进行修复, 同时保留了中华传统建筑的风貌。
建筑屋顶原为“山形”结构,现多改为尖顶, 以呈现中华与爪哇文化交融的特征。建筑墙体上常见“锚钉”装饰, 象征典型中式住宅的文化象征。
自2006年起,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柯坦丹每年举办“ 日惹中华文化周”(Pekan Budaya Tionghoa Yogyakarta,简称PBTY)。

该活动包括唐风街区布置、中式牌楼、舞狮表演、美食街、 文化游行等节目,不仅为华人群体提供文化展示平台, 也成为当地居民及游客喜爱的年度文化盛事。
通过PBTY以及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柯坦丹的唐人街身份得以延续,并进一步丰富了日惹作为“ 文化之城”的多元特色。
每年活动由日惹特别行政区(DIY) 省长斯里苏丹哈孟古布沃诺十世(Sri Sultan Hamengku Buwono X)主持开幕。2025年PBTY第20届的开幕式设于日惹“ 零公里”地标前广场。苏丹在致辞中强调,PBTY是推动社会、 经济与文化融合的重要平台,其主题“艺术与文化塑造民族性格” 凸显了文化保存与民族团结的双重意义。

PBTY XX组委会主席安东尼奥·西蒙(Antonio Simon)表示,为期七天的庆典在柯坦丹街区举行,包括“ 街头美食节”、舞狮秀、中华历史展览、布袋戏表演、以及“ 日惹春节嘉年华”等多项活动。 开幕式当天吸引数千市民与游客参与,场面热烈,文化氛围浓厚。
本届活动亦与柯坦丹区域内138家中小微企业(UMKM) 及Teras Malioboro商户合作,期望通过活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惠及广大小商户。
日惹特区文化事务高级官员阿里斯·埃科·努格罗霍(Aris Eko Nugroho)指出,PBTY不仅是年度节庆, 更是推动柯坦丹成为重点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契机。
“日惹是缩影中的印尼,柯坦丹则是这段历史的重要一环。” 他说道。
2025年PBTY XX活动以“群岛大游行”揭幕,来自全印尼的文化社团参与其中, 展现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
“群岛大游行展示了一个开放的春节,不再局限于特定族群。” 日惹中华艺术与文化中心(JCACC)主席谭德安·哈里·谢廖( Tandean Harry Setio)如此评价。( 报社记者的照片及PBTY的Instagram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