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检疫局 严格监管进出口商品的携带媒介

(登巴萨讯)——动物、鱼类、植物及其衍生品的进出口流动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这一规定已
写入《印度尼西亚检疫局条例》(Perba)2025年第5号,并在全国范围内生效。印度尼西亚检疫 局(Barantin)通过巴厘岛动物、鱼类和植物检疫中心于5月17日(星期六)以线上形式向巴厘岛 和努沙登加拉地区的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了宣传。

这项新规定是对2024年第1号《印度尼西亚检疫局条例》的完善,明确了在出口或进口前必须接
受检疫的商品种类。检疫对象包括可能携带病虫害的动物、鱼类、植物及其衍生品。其实施将通
过名为“单一提交检疫海关系统”(SSm QC)的集成平台,依托印度尼西亚国家单一窗口
(INSW)进行操作。
巴厘岛检疫局局长Heri Yuwono表示,2025年第5号《印度尼西亚检疫局条例》的制定旨在支持货
物流动的顺畅,同时加强检疫监管,以保护生物自然资源。该条例符合2019年第21号《关于动物
、鱼类和植物检疫(KHIT)的法律》。
“该条例为进出口报关前的检疫措施提供了依据,其实施也已与SSm QC系统相协调。”Heri在线上
宣传会上表示。
据他介绍,2025年第5号《印度尼西亚检疫局条例》的制定还参考了2022年国际商品分类体系《
协调制度》(HS)和《东盟统一关税 nomenclature》(AHTN 2022)。此外,该规定还考虑了
现场操作需求、出口目的国要求以及其他部委/机构关于进出口限制或禁止的规定。

宣传会上的主讲人之一、植物检疫措施部主任Abdul Rahman解释说,需检疫的携带媒介种类的
确定依据2019年第21号法律和《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32号。该标准是基于对检
疫性有害生物(OPTK)的风险分析制定的国际植物检疫处理标准。
“希望在SSm QC系统中实施2025年第5号《印度尼西亚检疫局条例》能优化检疫人员的检疫措施
,提高效率,从而加快进出口业务流程。”他补充道。
另一位主讲人Wahyu Widodo指出,部分携带媒介可能同时受到多个检疫领域的监管,例如鱼类
检疫和植物检疫。因此,企业需仔细核对检疫文件和HS编码,并预判该条例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新风险。
“通过各方协调同步,2025年第5号《印度尼西亚检疫局条例》的实施将更加高效,检疫措施和认
证流程也能更顺畅。”Wahyu表示。
与此同时,动物检疫措施部负责人Leonardus Bishara提到,该条例对部分HS编码进行了调整,
并通过分析点(analyzing point)方法使监管更加精准。
此次线上宣传活动通过Zoom吸引了347名参与者,另有约1,300人通过YouTube频道观看。参与
者包括检疫服务用户、检疫人员及相关机构代表。Abdul Rahman在活动结束时呼吁所有企业充
分理解2025年第5号《印度尼西亚检疫局条例》和SSm QC系统的内容,以确保未来进出口检疫
清关流程的顺利进行。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