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纳河畔旧书摊 “劫”后余生

对于法国人和外国游客来说,塞纳河畔一排排露天书摊和经营它们的书贩,早已是巴黎靓
丽的风景线之一。然而为了保障今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安全,2023年7月,巴黎市政府
宣布计划拆除部分旧书摊。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轩然大波。不仅书贩们抗议,巴黎市民、
游客和各界名流也纷纷呼吁“手下留情”。巴黎圣母院已经被烧,再没了这些见证城市400
多年历史的“文化遗产”,那还是塞纳河吗?所幸,在越来越多的反对声中,法国政府从善
如流,倾听民意,于今年2月叫停了拆除工程。毕竟,只为一个晚上的开幕式,就把已经
存在4个多世纪的传统废弃,这实在有违法国人把“尊重文化”挂在嘴边的传统。
6小时才拆掉4个箱子
这一最高指令来自法国总统马克龙,爱丽舍宫在2月的一份声明中明确表示,要求内政部
和巴黎市警察局确保在奥运期间“巴黎塞纳河畔900多个书箱、220多个书贩都能够留下来
,不要遭到强迁。因为,这是首都巴黎活的文化遗产”。听到消息的书贩们欢乐相庆,市
民和游客们也舒了一口气。
据法国主流媒体报道,自去年传出要拆除书摊的消息后,施工进展得并不顺利,最大的阻
力自然来自书贩。他们前些年经历了罕见的大疫情,社交禁令和旅游业的大萧条,严重影
响了他们的生计。如今巴黎终于恢复了往常的热闹,正打算趁着奥运喜迎各国游客的书贩
们,却被当局勒令歇业搬迁,换谁都难以接受。一直在塞纳河边经营的书贩纪尧姆·卡斯
特罗就忧心忡忡地说:“奥运会之后我们真的还能回来吗?”对于书贩们的担心,巴黎警察
局局长洛朗·努涅斯曾出面安抚:“规划并不是全部拆除,只是暂时挪走约60%的河畔书箱
,之后到底是搬迁还是重建尚有待评估。”

但真要动手拆除,谁都不舍。去年底巴黎市政厅开始试点拆除的时候,就曾引来不少书贩
、市民和媒体的围观,大家一边惋惜一边调侃拆除进度太慢——花了整整6小时才拆掉4个
箱子,那总计约570个箱子得拆到猴年马月。负责施工的官员也不好意思地说:“大概是运
气太好了,第一次就拆到了最结实的书箱吧。”这一幕,很“法国”。其实大家心底都有些
不舍,但为了给奥运会让路又不得不推进,整个拆除方案就在这种拖拖拉拉中持续了半年

第一次“淘宝”
据统计,目前在塞纳河畔经营书摊的旧书贩大约有220人,平均每人拥有4个绿色书箱,总
共900多个箱子里保存着超过30万本旧书,涵盖各种小说、诗集、旧报刊、画册和海报,
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其中不乏初版和珍本。如今,书贩们为了生计,也兼卖一些巴黎旅游
纪念品、明信片和小古董,但不会像那些无证流动小贩那样揽客吆喝,更多还是在河边晒
着太阳,静观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过,仿佛已融入这百年景致之中。

笔者至今还记得20年前,在塞纳河畔露天书摊第一次“淘宝”的经历。那时的书摊上还是以
旧书、旧报纸和明信片为主,没有那么多廉价纪念品,书贩也多是阅尽千帆、腹有诗书的
老人。当时国内好友托笔者带一本法语原版小说。笔者在装潢现代的连锁书店没找到,于
是就想在塞纳河畔淘淘看。在一家书摊上,一位年迈的书贩在听我说出书名和作者之后,
二话不说就在他的旧书箱里翻找,不一会儿就掏出一本封面泛黄但品相完好的旧书。“是
这本,皮埃尔·洛蒂的《冰岛渔夫》吧?”“没错,就是它!”一看出版日期,还是上世纪70
年代的版本,“多少钱?”“8欧元。”价格不便宜也不算贵,可以当作一件具有年代感的“文
化遗产”和塞纳河畔的特殊纪念品,长久收藏。
书箱有统一尺寸
这些旧书摊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纪,当时很多流动书贩沿着塞纳河贩卖旧书和画册,之后逐渐在
河畔固定下来,有了稳定的经营方式。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巴黎政府批准了100多家旧书贩
在塞纳河边经营自己的特别书店,统一的绿色书箱沿着河畔一路排开,吸引大量的市民和游客,
生意兴隆。在拿破仑三世统治下,这些旧书摊需要从市政厅获取特许经营权,政府规定只准售卖
旧书、旧画和古董,不涉及新出版物。想要在塞纳河畔经营的书贩只需填写表格,说明自己的动
机、预算和图书供应来源即可,门槛并不高。这里相当于户外的图书馆,很多知识分子、作家和
学生都喜欢到这来“淘宝”。
如今,这些旧书摊早已使用规格统一的绿色铁皮箱,从卢浮宫附近一路排到苏利桥,延绵长达4公
里,并于1991年和塞纳河周边建筑一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了美观和方
便管理,这些书箱也有统一的尺寸:长约2米、宽0.75米,采用斜坡造型,靠河岸一边更高些,当
书箱盖翻开时不能超过2.1米,这都是为了兼顾塞纳河的统一景观,符合巴黎的整体色调和建筑风
格,既增添了文化气息,又不至于挡住人们的视线。

Comments (0)
Add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