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怕中华文化后继无人

两位文友考察山口洋数间华文补习学校纪实(一)

现居雅加达,自称“离乡游子”的原山口洋文友杨思萍和其夫人张颖,历来关注华文教育,而对家乡的华教尤为重视,并认为这地区显然是华文教育的大本营。

在盐町新港“印华公学”前合影。后排左起林展理、黄妙强、孙志钦、巫月娇、赖振辉、杨思萍、张颖、刘小红老师

最近,他们夫妻俩藉回乡清明扫墓之机会,参观了山口洋数间华文补习学校,无异让他们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其实山口洋周边还有多间规模也不小的华文补习学校,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去参观。杨思萍文友表示,之前,有些雅加达朋友,也许只看到他们社区几所三语学校,就唉声叹气,认为华文解禁这么多年来,华文教育仍然止步不前,一星期只有二三节华文课的三语学校,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而我们这一辈,老的老,走的走!如何能接上来?但参观了山口洋这几所华文补习班,心里却无比乐观!听那琅琅的读书声,听他们流利又标准的华语会话,他们还经常给报纸的“师生园地”版写文章;有的补习班的老师还教学生写书法,教中国传统文化的编织手艺……怎会怕中华文化会后继无人?

家乡的华教能如此蓬勃发展,地方上的特殊性,如华人较集中,穷苦的孩子多,受星马电台电视台的影响等等补助了有利的条件,但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有不少热心人士对华教的奉献精神及热心团体如赤道基金会、山口洋地区乡亲会、旅椰南中校友会和各地的乡亲会的大力支持。

盐町新港“印华公学”6位年轻老师

这次的亲临参观,让我们这些离乡的游子十分的振奋,但也恳切地希望,华文补习学校的负责人和老师们,不要偏重于智育也应侧重于德育,在给学生们灌输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华儒家思想的道德教育,使他们能真正的成为中华文化的接班人!

刘一飞老师遗像

两位文友首先是参观“印华公学”。他们说每次回乡,都很想到山口洋盐町新港的印华公学去看看,无奈,来去匆匆,有一回因学校放假又错过了机会。2003年在林硕福乡亲(已故)带领下,让他俩看到了家乡因华校被封闭以来的第一所中文学校。那次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刘一飞老师(已故)。后来才知道,印尼还没有改革开放前、华文仍被禁锢时期,刘一飞老师已在村里偷偷办起了华文家庭补习班,可说是当地传播华文教育的奠基人。改革开放后,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华文补习班越来越多,学生一共已有一百多人。到了2000年下半年,刘一飞老师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就与孙志钦和郑怡隆(已故)两位热心乡亲共同出资买下了村里的一块地皮,并与多位乡亲(有刘妙强、官有利、赖松枝、陈容星、朱三才、温韶光、詹益声等)组成了建校筹委会,他们积极进行募捐活动建校舍,资金仍然不足,后来得到南中校友会总主席倪秀龙乡亲的赞助。学校建成后,刘一飞老师被推选为校长,于2001年5月1日举行学校开幕礼,命名为盐町新港“印华公学”,并于第二天正式上课。当时,学校只有两间教室,一间教务处,任教的还有郭娇媛与黄源兴两位老师。到了2004年赤道资金会捐建了两间教室,今年赤道资金会又再赞助了两间,不久的将来,这所学校已有六间教室,能容纳更多的学生。因为孩子们上午要上国民学校,补习班就安排在下午,每星期有10节课,学生已有160名。目前教课的多数是由该校小学毕业后转到南华初中,初中毕业后又回到家乡盐町新港印华公学任教,有的再到中国深造或培训回来,成了一批年轻的老师,据刘小红老师说,有些老师已被聘请到各地去。

两文友在盐町新港“印华公学”广场与百余师生合影

他说,当年认识了刘一飞老师后,知道他出生于西加山口洋白茫头镇(Samalantan),曾就读于山口洋真光学校,因家境困难而辍学,21岁回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九卅事件后改为行医为生,67年的“走红头”排华事件却让他成为难民,被逼迁到山口洋盐町新港村落户。后来知道刘老师从66年华校被封闭以来,就一直孜孜不倦地为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华文教育接班人而默默耕耘的事迹深为感动。2004年刘老师与林硕福乡亲、黄锦陵老师一起带领着西加20多位小老师来椰培训,又在印华作协会所深谈了几次,刘老师对当前印尼华教的担忧、希望及理想更让他为其对华教的高瞻远瞩及崇高的奉献精神而衷心敬佩。可惜,由于刘老师日夜为华教奔波操劳,终于积劳成疾,于2005年8月5日走完了自己艰辛却光辉的一生。当杨国豪乡亲打电话告知刘一飞老师病故的噩耗时,心里十分难过。次日刚好回乡办事,让他们能亲临他居所向这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刘一飞老师作最后的敬礼。(铭华报道)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