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平:寻求中国和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电 日前,以中国学与欧洲的中国观为主题,“中国学的世界对话·
比利时论坛”揭幕。从汉学到中国学研究,欧洲有着深厚的土壤,如今正呈现出新气象。
如何从历史中认识欧洲的“中国观”?怎样寻求中国和欧洲共同的文化遗产?北京语言
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日前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在他看来
,公元1500年至1800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不仅留下了“西学东渐”的佳话,也留下了“中
学西传”的史篇,思考欧洲的“中国观”,需从历史长河中寻求启示。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对1500年-1800年的中欧文化交流史有着深入研究。当我们思考欧洲
的中国观时,为何绕不开这段历史?
张西平:1688年法国出版的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著,被中法两国领导人视为珍
贵的国礼。这部《论语导读》是中欧文明交流的“见证”,它的背后,是彼此对这段历史的
珍视。
欧洲18世纪“中国热”,以及1500年-1800年中西文明的相遇,是世界文明史上具有标
志性意义的节段。透过对这一段历史的思考,我们得以从长时段的全球史,重新认识中西
文化关系。
这是中欧交往的“一见钟情”时期,彼此在对方心中都非常美好。这一段历史也是哥伦
布发现新大陆,“人类迈入全球化进程”以来,文明相遇,没有战争而平等交流的历史。
时至今日,如果说欧洲在处理中西文化关系上有着重要的遗产,那便是1500年-1800
年时期双方平等交流的历史;那便是利玛窦的“文化适应”思维,以及伏尔泰、莱布尼茨的
文化多元观等带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历史如同浩渺的长河,只有在长时段中才能显现出本质。

由利玛窦绘制的《两仪玄览图》(仿制版)。孙昊声 摄
中新社记者:欧洲18世纪出现“中国热”,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将遥远的东方视为“理想
”,这样的说法是否准确?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
张西平:我们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等方面来探讨。
传教士们将当时中国社会富足的风貌带到了欧洲。虽然传教士也报道了当时中国贫穷
的一面,但总体而言他们对中国社会风貌和经济发展进行介绍是正向的。他们眼中的中国
富足,百姓生活安适。启蒙思想家借此自然看到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土面积辽阔,经济
繁荣的国家景象。
虽然有学者认为,传教士美化了中国。但近些年,专家关于世界经济史的研究内容,
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传教士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描述总体符合事实。
另外,传教士们所述的见闻,在当时也在国家管理和治理制度方面,为启蒙思想家提
供思路:包括伏尔泰在内的很多启蒙思想家主张君主制,希望皇权成为与教会相抗衡的力
量;利玛窦详细介绍了科举制度,同时汉学著作中,对这一国家管理人才的选拔方式,也
几乎都是给予积极肯定的。
中新社记者:儒家思想是否对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产生重要影响?究竟是什么内容打
动启蒙运动思想家?

张西平:中国的历史观和哲学成为打动启蒙运动思想家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十七世纪,意大利传教士所著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中国上古史》出版,在欧
洲引起了广泛反响;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在《中国哲学家孔夫子》一书附上的中国历史年
表……这些都向欧洲展示了一个不同于《圣经》神学史观的历史编年,对启蒙思想家产生
了重要影响。中国的自然历史观,冲击了欧洲的宗教历史观,为西方走出中世纪提供了一
个新的思路。
另一方面,儒家的非宗教性给欧洲提供了一个人离开神以后可以安顿灵魂的榜样。儒
家思想主导着中国社会,核心是教导人何以成为人,强调人不是神的附庸。儒家的思想引
起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为他们提供了有力的自然神论的现实版。
伏尔泰吸收了孔子思想中的很多重要观点。伏尔泰谈到孔子时说:“他不是先知,他
不自称得到神的启示,他所得到的启示就是经常注意抑制情欲;他只是作为贤者立言,因
此中国人只把他视为圣人。”而不是把他当作神。


孔子教导人掌握理性,认识自然,人离开神后,可以安顿自己的灵魂,将修身而成为
君子作为人生的目标,这自然会受到正寻求走出中世纪神学,倡导自然神学与世俗化生活
的启蒙思想家青睐,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
中新社记者:如何理解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
张西平:欧洲“中国热”和启蒙思想家的这段历史,提供给我们一个重新审视中国文化

的角度。
欧洲的“中国热”持续百年,直至1798年以后几乎完全消失,之后的中国经历枪炮与战
争……走过历史的长河。当我们以新的姿态重新成为世界舞台中心的一员,就不仅需要重
新认识欧洲乃至世界,更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是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我们精神世界所占的位置。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