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园地》500. (2025.2.22)

〈东盟园地〉500 特辑
 
主编的话
寒川(新加坡)
    〈东盟园地〉自10年前创刊以来,东盟各地文友一起耕耘,交流切磋。在各地文学活动的午台,当某位文友趋前自我介绍他是〈东盟园地〉的作者时,彼此都会紧握对方的双手,犹如老友重逢,兴奋不已!
      翻阅经已泛黄的副刊,感叹已有一些文友远离我们而去:岭南人(泰)、岚月风(越)、卡夫(新)、莫河(新)、曾沛(马)、张挥(新)….;感慨失去与岚月风见面的机会,尽管我去过越南;而离开狮城,杳无音讯的段春青(缅甸)是否依然勤于笔耕?
      走过10年,迎来500期,感谢东盟各地文友的支持与爱护,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走在这一条并不寂寞的文学道路!

image1 (2).jpeg————————————————

交响乐章

李宗舜(马来西亚)

十年风雨交加

却有电光火石闪烁

编织500期纸面江山

突出千岛底蕴,安克隆

竹韵悠扬的诗乐造型

传承文章司马,吐吶精华

为眾生不吐不快喉舌

上高山入火海

没有因路难行停缓

没有因边陲小镇

笔耕的路可能受伤

却因爝火找到文字故乡

垦荒贫乏土地,插秧播种

绽放方块种子芬芳

继续茁壮的巨臂

枝繁叶茂

路漫长兮终有雨露

覆盖良田,东南一隅

以文会友凝铸钢铁意志

浇灌年轻血脉,诗行写着

东盟园地的明天:奇文欣赏

当智慧果实纍纍

希望种子催芽后移植

呈多元的天空交会晴空

以笔採记,用镜头捕捉

每一个曾经在纸面网站

闪耀如星辰般

璀灿的日月

(2025年2月19日梅多公寓)

image0 (4).jpeg————————————————————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
孫德安 (汶莱)
 
     〈东盟园地〉于2014年10月18日,在《印华日报》创刊,至今已走过整整十年,迎来第500期重要里程碑!十年来,〈东盟园地〉始终致力于刊登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文学,促进东盟国家交流的桥梁。
       从创刊初期热心,到如今成为备受读者喜爱的专栏,我们见证了区域合作的深化,亲历了东盟国家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无数人奋斗的故事。〈东盟园地〉不仅是文学传播的窗口,更承载着文化交流的使命,让海内外读者深入了解东盟,感受这片土地的活力与温度。
       500期,是一个新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与读者同行,为促进东盟的理解和合作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image1 (3).jpeg——————————————————–

勇往直前
  和权(菲律宾)
       值此〈东盟园地〉创刊十周年之际(已臻 500期)。我谨表示热烈祝贺!
       在过去的十年里,你们不忘初心,为薪火传承中华文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绩,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继续在海外发扬光大。
       但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传承的路,非常漫长而坎坷,有风雨也会有霜雪。不仅要有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且需要一代人接一代人不畏艰辛,同心协力去完成。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作为长期投稿支持者,我以此诗句,与大家共勉之。

image2 (3).jpeg———————————————————

〈东盟园地〉500期了!

   林野(新加坡)
 

在李卓辉总编辑的邀请下,印度尼西亚女婿、新加坡跨地域诗人寒川从2014年10月18日起,每周六在印度尼西亚的《印华日报》主编一版〈东盟园地〉,转眼已是500期了!

其实,在这之前的2010年5月18日起,寒川已帮忙时任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的李卓辉总编辑,  统筹并每周编辑一版〈东盟文艺〉。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编辑工作完全是义务,不收半分钱;尤有进者,印华文友经济上有困难时,他会自掏腰包,也会发动我们这些朋友赞助。

寒川从上世纪70年代中开始,就和印华文友过往甚密,加上后来他成为印尼女婿,更经常新、印两地跑,先后认识当地作家。从  《世说寒川》这本文集里,便可知道他受印华文友的尊重与爱戴。这些文友,即有:茜茜丽亚、柔密欧.郑、马行田、丁雨亭、黄启堂、叶竹、北雁、谢梦涵、黄东平、晓星、陈元、袁霓、李卓辉、郑平、莎萍等人。

可以这么说,寒川关心印华文艺、印华文友和印华传媒的发展与生存,及参与义务工作,十多年如一日!

寒川主编的〈东盟园地〉500期了,实现了李总编辑在热烈祝贺寒川编辑〈东盟园地〉300期一文里所期盼的: “我相信〈东盟园地〉迈向400期、500期必将更为突出精彩,在大时代中扮演更杰出、更明亮的角色。”

最后,祝〈东盟园地〉与时并进、日新月新年年新!

碧峰.jpg—————————————————————————————————–

〈东盟园地〉500期,  继续挺进
    杨玲 (泰国)
 
        自从2014年10月18日〈东盟园地〉在《印华日报》创刊,至今10周年了,一个华文文艺版能够坚持10个春秋,连续在华文日报出版十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
     《印华日报》每周六推出〈东盟园地〉版,提供一个平台给东盟各国华文文坛,交流文学作品,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印华日报》为推动东盟各国华文文艺不惜余力。
       为此,感谢《印华日报》,感谢统筹供稿者寒川兄,感谢各东盟国家来稿支持者。期望《印华日报》〈东盟园地〉越办越好,有更多好文章给读者赏读。
        期望《印华日报》〈东盟园地〉向800期、1000期挺进!

image3 (3).jpeg

——————————

翠园春意浓
苏清强(马来西亚)
一家园地
印尼的道地风土
寒川与诸位编辑守护园丁
不设围篱
敞开赤诚相待的胸怀
新交旧雨随时进来
天地视野同参
东盟毘邻多同道
并肩齐行
文耕笔耘切磋间
把各自的花品果良培栽
浇灌成婀娜艺文潇洒的丰株
五百期走来的历练成长
蕴积成一道姿彩
标签引路的驿站
抬望眼,峰高路远
翠圆春意浓
(20。2。25吉打)

image4.jpeg

——————————————————-
一株文艺大树
李卓辉 (印度尼西亚)
     500是一个吉祥数字,加一个0是五千年中华优秀文化,少一个O是50年东盟文艺光辉发展。忠诚祝福在寒川先生与东盟各国文友的团结努力下,一株文艺大树不断开出灿烂辉煌的成果,培育大批年轻有为文学人材,为中华大世紀写下伟大时代的文学作品和创新篇章。

image0 (5).jpeg

—————————————————

 

十岁诞辰

许均銓 (缅甸)

听到〈东盟园地〉过十週岁生日,   挺进500期,感到欣慰。一个文学副刊要坚持办到十年,也确实不容易,从〈东盟园地〉创刊始,我就开始投稿,还组织缅甸的文友投稿。因为是亚细安 (东盟)圈子,除缅甸文友外,我也帮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友投稿,亚细安文友一家亲嘛。这十年我投稿没间断过。

印尼是地区大国,在东南亚举足轻重。华文报纸的数量多,发行也广。一份报纸有文学副刊,层次相对高出很多。〈东盟园地〉为东盟十国文友提供一个可贵交流的平台,〈东盟园地〉也是东盟十国中一个成绩突出的文学副刊。

祝愿〈东盟园地〉副刊越办越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2留影 (2).jpg++++++++++++++++++++++++++++++++++++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