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街拍逐渐流行。日本的街拍文化比中国兴起得早,有
许多知名街拍地,仅东京涩谷区就有涩谷、表参道和代官山等。街拍的发端大约在100年
前,其真正成为流行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到了80年代,街拍文化在日本兴起,迎合潮
流创立的街拍杂志让这种方式迅速普及开来。
日本街拍杂志的鼻祖是1985年创刊的《Street》。创办者青木正一因为意识到日本和欧洲
的时尚风格完全不同,所以想通过媒介将这种时尚记录下来。《Street》的创刊号只有36
页,厚度几乎不像一本杂志,以至于书店反馈说有顾客误以为是免费的宣传小册子直接拿
了就走。但就是这本“潦草”开始的杂志,带火了街拍,也让青木最爱的原宿增添了“街拍
圣地”的新标签。
原宿的时尚史可谓久远。从地理位置上看,原宿临近明治神宫、神宫外苑、表参道、代代
木公园,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加上这里属于文教地区,当地居民一致抵制风俗店入驻,所
以人文环境也非常优秀。二战前,原宿周边日本风情浓厚。战后,驻日美军在这里修建了
宿舍区,随之而来的美国流行文化对日本社会影响很大,促使原宿渐渐成为一个兼容多元
文化、适合特立独行的场所。洛丽塔风格、日系可爱风均以原宿为发祥地,原宿风更是在
名字中就标明出处。著名设计师川保久玲、山本耀司的时尚新品也都会第一时间在原宿地
区亮相。
在原宿及周边地区,既有流行,也有超越流行的设计,形形色色的时尚达人被这些元素吸
引而来。1996年,当青木正一创办第二本街拍杂志《Fruits》时,原宿已经成为最佳街拍
地,甚至很多人到处逡巡,寻找被街拍的机会,以至于出现“等候青木”的现象。
说到涩谷区的街拍圣地,就不能不提涩谷。和原宿的多元化相比,涩谷最大的特点应该是
年轻。不远处的原宿一直引领时尚,涩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默默无名,直到1973年
PARCO开业。PARCO的目标明确,锁定周边私立高中和私立大学的学生,商业营销极其
成功。为了配合年轻且多金的消费者,涩谷地区出现了适合这个群体的餐厅、酒吧、剧场
、影院和Live House。特别是109大厦,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吸引了日本各地的高中生
纷至沓来,外国游客也喜欢到涩谷打卡。
涩谷街拍既有最新的时尚,也有剑走偏锋的超个性造型。同时,城市感十足的高楼大厦背
景、涩谷交叉斑马线打造出的熙熙攘攘和匆匆忙忙,都非常适合街拍。很多涩谷街拍者特
意使用慢门,照片中的人物呈现出失焦感和流动感,入镜的与其说是人物,不如说是涩谷
快速变化的一个瞬间。
上世纪70年代,摄影师比尔·卡宁汉认为真正的时尚舞台在街头,而不是在T台,并且坚持
在纽约街头用相机记录个性鲜明的路人形象,被称为街拍鼻祖。那时,人们并没有很强的
肖像权意识,而且由于摄影耗材并不便宜,基本只有摄影师会进行街拍,照片也主要用在
杂志和作品集等较为正规的渠道。
如今,街拍照片被大量用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由此引发了“是街拍,还是偷拍”的
争论。日本街拍以街头随机拍摄为主。福冈有一位网名叫Anonymous的街拍达人,他的街
拍采用视频形式,有的视频播放量超过500万次。Anonymous会把征询对方同意的对话和
简单的访谈录下来,立体呈现街拍过程。这样做也避免了侵犯他人隐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