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许菁栽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站在祖先前墓忆
探求寻觅本来身
终将叶落根归处
父母祖曾高府门
儿女孙曾玄四世
探求追本索源根
清白清廉清净身
明非明是明原因
清风拂面涤心虑
明月当空皎洁纯
雨溅梨花寒倒袭
几家坟上有儿孙
岂能万事尽胜意
不愧于心喜问津
传承彰显血脉亲
家训哀思祖诲谆
饮水思源未尽孝
糊涂来处去时昏
匆忙空在人间世
明白是谁哪里陈
清爽开朗来去处
祖宗血脉传承根
千载神游万刃浑
终将忘记人间存
是谁不管归何处
父母在时相处亲
逝世马蹄尘溅失
奉君割肉母侍跟
清明便是报恩节
寒食雨顺风顺坟
乙巳年清明有怀
[唱和诗]
踏青回历共牵萦,
双节同辰倍动情。
蕉雨浮烟摇柳影,
椰风卷雾啭莺声。
墓前香烛传薪火,
寺外星槎载梦征。
此日慈晖无远近,
天涯何处不归程。
棉兰:廖世敬题诗
清明夲頌政清明,
官者須存介子情。
致孝双親怀社稷,
淡然利祿远功名。
丹心一幅安天下,
踐足万难为国诚。
香火原朝忠烈拜,
更祈灵骨九泉峥。
悉尼:谢绍勇唱和
清明恰遇返乡潮,
游子迟疑路费高。
隔海心香犹袅袅,
家山道远几迢迢。
鲜花燃烛捎诚意,
浊酒发糕慰寂寥。
习俗传承留美德,
儿孙孝悌最堪骄。
棉兰:锺俊仪唱和
慎终追远是清明,
扫墓踏青郊外行。
祭拜祖先知出处,
携孙儿女忆亲情。
悠悠岁月千秋过,
邈邈红尘万代承。
乙巳春分时节到,
青烟缕缕慰英灵。
雅加达:冰湖唱和
乙已清明热闹天,
亲朋戚友相聚缘。
感恩祭拜先灵日,
扫墓踏青烧纸钱。
祷愿阴间收得用,
子孙后裔慰心安。
乡贤同学忆难忘,
请客旧情相见欢。
棉兰:孙国静唱和
星移斗转入清明,
乙巳黄梅奔祖陵。
苦雨凄风心甚挂,
椰风蕉雨脑轻倾。
前人正果悠悠载,
后辈怀亲夜夜深。
薪火美德涛世紀,
中华传统代族萦。
占碑:郭春明唱和
黄花散落踏青临,
细雨轻风忆境新。
墳墓幽灵祈供奉,
生人感慨念恩情。
青山绿水天然立,
大地蒼穹上帝陈。
寿比南山求不得,
双全福禄又何因。
棉兰:田心唱和
又遇清明祭祖时,
纷纷细雨洒花枝。
遥悉故园人已去,
近闻远客信来迟。
坟头草木年年绿,
堂上遗容日日思。
孝道传承今尚在,
仁风世泽永流知。
棉兰:凌云雁唱和
难遇七星甲子逢,
青蛇闰六又双春。
清明就是感恩节,
天佑中华盛世红。
棉兰:许菁栽唱和
浪淘沙
(病中示友,
谢谢诸方关怀)
西河子
春日白云长
大地舒张
从容共度好时光
谁料绿茵青草地
来了豺狼
罹疾实难防
转眼成伤
方知挨痛苦难当
病觉健康真不易
珍惜珍藏
赞祝叶维汉老师
创新杰作
福慧分享颂
燕飞翔
(赞)诗翰墨尚游龙,
(祝)仰金篇隷峰功。
(叶)志将心投楷艺,
(维)持华夏故流通。
(汉)章墨迹远源逢,
(老)将神来妙笔锋。
(师)艺高超书法范,
(创)风独具儒家崇!
(新)体唐楷草书弘,
(杰)椽意赅言简恭。
(作)品汇集行草宇,
(福)祉赐愿回春隆。
(慧)修古孛射光芒,
(分)晓知详胸志昂。
(享)尽人文勤自通,
(颂)愚拙作序师恩!
七律两首
谢绍勇
一
过伶仃洋
览港珠澳大桥
伶仃洋上坦无荊,
百里驱车赏锦程。
过隧穿桥如滑浪,
行云踏雾仿仙琼。
伟工筑海中华胜,
妙画扬波世界名。
造福湾区青史灿,
珠连港澳共昌荣。
二.
赏珠海長隆渡假村
海洋王国马戏团
高空坠女众喧哗,
弹起长天寸不差。
耍闹欢歌魔术炫,
兵操列隊企鵝誇。
马群精驯如陶俑,
小犬情温似玉娃。
色彩斑斓星火缀,
时临谢幕不思家。
清明K歌诉衷肠
敬古
在传统祭祖习俗与都市快节奏生活的交汇时刻,万物生长的春天暗涌着未尽的思念。
清明时节,周明、李子雄、陈亮回到故乡,与老同学相聚。在久违的饭局上,他们重逢了
当年的校花爱蓉,以及阿美和秀珍。酒过三巡,大家聊起各自的婚姻和人生起伏,感慨万千。
散席后,余兴未尽,他们相约去唱卡拉OK。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洒落,打湿了棉兰千疮百孔的泥泞老街和KTV包厢里闪烁的霓虹灯形
成了时空交错感,朦胧了现实与青春的界限。熟悉的旋律响起,尘封的往事在空气中慢慢发酵
。
成年后的身份与青春记忆错位;曾未说出口的爱恋,在这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重新升温,
悔恨与心动交错,一如年轻时的迷茫与冲动。
周明微醺着拿起麦克风,唱起《你曾经爱过我》,歌声里夹杂着国语老师特有的腔调。爱
华心头一颤,误以为是一场迟来的告白,于是回以一首《为什么忘不了》:“往事呀总是叫人
不堪回首,我俩也曾情投意合。如今你悄悄地高飞远走,只剩下伤心的我,啊!山盟海誓已飘
渺,为什么我对你忘不了…” 多年封存的情感裂口,悄然松动。
李子雄接着唱《偶然》:“偶然,就是那么偶然,让我们并肩坐在一起,唱一首我们的歌
;纵然不能常相聚也要长相忆,天涯海角不能忘记,我们的小秘密,为什么忘不了你,为什么
惦记着你……” 旋律飘荡,他多年藏在心底的“小秘密”在歌词里缓缓泄露。
阿美不甘示弱,唱了一首《初恋诗》:“….你当初走得太无情,留下了一个梦,一个回忆,
这叫我年年都回忆……” 歌声飘摇,李子雄的酒杯倒映着KTV屏幕,仿佛看到四十年前的阿美
赤脚走来。少女鬓角别着小花的模样,与妇人眼角的鱼尾纹重叠。啤酒在喉头滚了三滚,他终
究没能喊出阿美的名字。
陈亮低头喝了一口酒,唱起《爱的苦酒》:“为了爱情我日夜苦相思,都是为了你,酒杯
波底,你的踪影,今宵醉更醉,冷如冰,无从守,何处去寻找你,空过了一场春梦,情难守,
爱情是甜蜜的苦酒……” 歌声含蓄而克制,却拉着大家一同回到年少时的青涩与执着。
秀珍接过麦克风,声音带着酒意和颤抖,唱起《我要你忘了我》:“你不要怨我不要恨我
,也不要问我为什么,无奈何呀无奈何,我要你忘了我。千恩万爱总是变了错,千思万想我俩
恨事多,寂寞,空虚,教我对谁说你不能再爱我……” 那些压抑的委屈与心碎,终于在歌声中
倾泻而出。霓虹灯的光影里,陈亮仿佛看见自己四十年前未送出的情书。他默默抹去眼角的泪
,却抹不去心底的遗憾。
周明唱《情人的眼泪》,爱蓉就唱《不了情》;秀珍唱《三年》,陈亮就唱《星夜的离别
》;李子雄唱《我还是永远的爱着你》,阿美就唱《不要告别》你一来我一往。啤酒、LV 香
水味掺杂着湿漉漉的回忆,在包厢的空调风里翻涌不休。
子夜的雨敲打着玻璃幕墙,将现实与回忆模糊成一片流淌的泪痕。服务员端上醒酒茶和热
毛巾,六个人的倒影映在黑色大理石地面上,蜿蜒成一条无声的河流。河里漂浮着那些未拆封
的情书,载着无法回头的青春,缓缓流向黎明的闸口。
序文
许菁栽
印尼新秩序排华政权,禁锢华文长达卅二年,直到公元2000年,瓦希德总统执政,才解除
禁令。华文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华报、华社、书画社,应运而起,叶维汉和书法爱好者
在雅加达组织印尼书艺协会,叶老任会长。
2003年,新加坡陈声桂率团来印尼雅加达举办印新书法交流展,我有写诗祝贺,排在入
门引人注目最前端。过后,我访问新加坡书法家协会,陈声桂看见我脱口说:“你们印尼真是藏
虎卧龙,严禁华文这么长时间,一开放什么人材都有,真不简单啊!”
提起叶老书法家,如雷贯耳,远近知晓!他很好客,平易近人,无论在家或店内,百忙中
总是不忘随时挥毫,所谓业精于勤,百炼成钢,数十年如一日,功力之深,自然不同凡响,方
能写出一手好字。
叶老告诉我,他的老师是字帖。在叶老著作 《我的书法人生》书中,可以知道叶老喜欢
写字送人,上至多位总统,习近平主席、马英九、高官王岐山、李克强、报社社长熊德龙、和
平使者李惠英、名作家琼瑶、社会贤达,不胜枚举,只要挂上叶老亲手笔迹,觉得满室生辉,
有超尘脱俗之感。
叶老为《聊寄唱和诗》题字,给封面平添艺术风采,也为我和容仙翁、陈德贤、王悦山三
位对唱题字,虽然字小,也是珍贵不可多得之墨宝。还曾为泗水李金昌乡亲挥写《马伕泪》刻
石,放置在金门岛作纪念李金昌在少年时被日军抓去当马伕。
能汇集成书,当然是有一定质量,所以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功不可没!
有人说:“古诗过时,新诗才是时尚”,其实不对,中国文化艺术从古迄今都没有过时的说
法,如同书法更有演进,甲骨文、篆、隶、草、行、真,从来都没有断层过。一直到今天,仍
有写甲骨文专家,篆字专家,好像印章都用篆字,用简体字可以,但不如篆字美观。简字虽然
风行,但书法家喜欢用繁字,请看毛泽东主席及各位书法大师,那一个用简体字挥写?
我比较喜欢叶老行草,最后特为叶老撰上嵌名联一幅:
维妙维肖,千秋国粹。
汉书汉字,百代钟王。
我们都年逾古稀,垂垂老矣,只是石火的一刹那,而书法艺术当然也希望后继有人,薪火
相传。
叶老又要出新书,要我写序文,辞之不恭,受之有愧,谨此数言,聊以塞责,是为序。
点赞叶维汉书法家墨宝展辉煌
新文集《我的唐楷草书及行学作品集》出版
意如香
两个月前,我受峇厘西加里曼丹华人同乡会(PAKABARBALI)
主席林世万嘱托,代同乡会书写一幅对联,因为同乡会为迎接蛇年春节,正在修缮会所,重建新牌楼与舞台,需
要合适的对联搭配。
受林主席重托,我从网络里查找合用的对联,终于灵感涌现获得一联:
“万事如意展宏图,心想事成创伟业” ,冠于横幅“乡谊纳福”。
我即刻传给雅加达书法家叶维汉老先生,请他代为用红纸挥毫,装裱后邮寄过来。叶老一口答应,不久我就
收到了叶老寄来的宝贵墨宝。我当即转交赠送给林世万主席,他特以同乡会名誉,向叶维汉书法家表示衷心感谢
。
今年蛇年春节,获得峇厘加里曼丹华人同乡会邀请,出席同乡会举办的春节晚会。加里曼丹华人同乡会在峇
厘是个有实力的庞大组织,会员近千人,已经成立了11周年。2月9日晚,我与家人一起来到同乡会馆,这里早已
洋溢着新春歌曲的嘹亮歌声,看到布置得春意浓浓的会所内外,数百个红灯笼高挂,更被眼前宏伟高大的崭新牌
楼吸引住,赫然看到宏伟壮观的崭新牌楼,两侧竟然是叶维汉书法家的墨宝:
“万事如意展宏图,心想事成创伟业”,
字体被放大后飘飞灵动,很是耀眼。再放眼露天广阔的场地里,彩球飘扬,场地上排满着迎宾桌椅,气势恢
宏的舞台上,左右两旁,也同样书写定格着叶维汉书法家的对联墨宝。
我感慨万千,很是为叶维汉书法家高兴,他的书法墨宝,竟然获得峇厘加里曼丹华人同乡会高度重视,被定
格在宏伟的牌楼与舞台上,必将永远在峇厘岛上闪发光芒。说明了中华书法的生命力,任何时候都会受到华族群
体的重视,必将永远在华人社会里恒存下去。
这大大激励了我们这些长期从事弘扬华族文化的文友们,华族群体里的有识之士,永远会尊重文友们的真心
付出,会诚心支持弘扬华族文化传统的不懈努力,西加里曼丹华人同乡会主席林世万就是其中之一,当他知晓泗
水华文报面临困难,及时索要报馆户口,即刻汇款一千万盾落力支持。
今又乐见叶维汉书法家新书《我的唐楷草书及行学作品集》出版,特以高度点赞。文友们,让我们再接再厉
,携手并进,为中华传统文化习俗,永远在千岛大地上,散发不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