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林达旅港同乡会成立35周年暨第12届理事就职典礼联欢会

情牵故里 乡谊如山

五月初的香江,万物复苏,风和日丽。树绿了,花开了,不知不觉间,春天悄悄地走了,立夏又来了!刚过完5.1劳动节和5.4青年节,5月6日,三马林达旅港同乡会假北角富临皇宫酒楼金禧宴会厅隆重举行该会成立35周年暨第12届理事就职典礼联欢会,真是好事连连,喜上加喜!

三马林达旅港同乡会成员,基本上都是上世纪60年代因印尼排华而回国深造或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之后又因种种原因来港定居的三马林达归侨(简称“达华”,下同)。

海外华侨优秀的传统之一就是向来不忘兴学建校,即使在最偏僻的地域,也有华校的创立,为华侨子弟提供学习祖国文化的场所。三马林达中华学校,就是创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令人悲叹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印尼发生军变,苏哈托当上总统后,即疯狂排华,全印华校被封闭,华文报刊被停刊,华语被禁止在公众地方使用,长达30年之久。从此达华的躯体没有了,华人深遭劫難。所幸,1998年苏哈托政權垮台后,禁令被解除,华文得以浴火重生。

旅港的达华校友及同乡们,于1983年成立了“三马林达旅港同乡会” ,继续发扬先辈的优秀传统,弘扬华夏文化,爱国、愛港、爱乡,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为促进中印之间的友好合作及文化交流,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该会成立35年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然而,不可否认,岁月不饶人,如今,会员同鄉们个个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如果说青春是夏花之绚烂,老年则好比秋叶之静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他們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人老心不老,坚持战斗在第一线,精神可嘉!

话归正传,今天联欢会,筵開28席,座无虚席。由年近八十高龄的苏允岱先生担任大会主持。中午11:30分,聯歡會正式開始。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嘉宾有:印尼广肇总会永久名誉主席翁肇鸿;三马林达广东同乡会主席邝福良、第一副主席关祝强、第二副主席张民强、名誉主席李文昌、监委会主席张月美。还有:三马林达广州侨友会会长冯美莲及创会会长陈毓球等。

苏允岱作了开场白,他首先向来自印尼及广州深圳等地国内外同乡嘉宾在百忙中抽空出席今天的联欢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祝大家健康长寿!

张彩周常务副会长随即宣读嘉宾名单。 接着,与会者以拍手方式一致通过修改后的章程。

第11届理事会朱达荣会长及印尼广肇总会永远名誉主席翁肇鸿先生先后上台致贺词。

新任会长冯奕生代表第12届理事会全体同仁作了就职讲话。他向与会嘉宾、同乡、校友们表示热烈欢迎,祝愿大家快乐平安,健康长寿!借此机会,也向同乡们、校友们郑重表示:一定好好向前辈们学习,谦虚谨慎,不忘初心。把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化为工作的动力,继续推动同乡会会务的发展,为造福同乡、校友而努力!

会上当场慷慨捐助的嘉宾有:邝福良、翁肇鸿、关祝强、张名强、张月美、李文昌、张仁慧等。而远在印尼三马林达 金门同乡会辅导张仁杰先生及印尼华社活动家、教育家胡建章先生等亦给予可观的赞助。他们的深情厚谊,永铭旅港三马林达同乡心中。此外,三马林达八个华社团体、三马林达旅椰同乡会及陈诗兰、黄均福、杨立宗、邝福良、翁肇鸿、宋宝钉、洪铭莉等华社领导、前辈、商界人士在印尼著名华报《千岛日报》上刊登祝贺广告,拳拳盛情,自不待言。

三马林达旅港同乡会创始人之一苏允岱还赋诗庆贺新一届理事会诞生。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其一)

天地难老岁月悠,

当年墨髪变白头。

马河乡缘今犹在,

莫任友爱付东流。

(註:马河即指三马林达的马哈甘河,也是诸同乡、校友的母亲河)

(其二)

校园情怀铭心底,

35载弹指仍相依。

人间何处不春风,

侪人同唱团结曲。

(註:“侪人”即咱们之意)

2018年5月作于香港

大会还特制水晶纪念品,赠送予朱达荣、苏允岱、黄威振和王良壁四位校友,表彰他们为同乡校友作出的卓越贡献。

邝福良主席赠送纪念品给同乡会前任会长朱达荣;翁肇鸿永久名誉主席赠送纪念品给同乡会现任会长冯奕生。场面感人温馨。

这里值得一提的特别有意义的节目是:同乡会向两位尊敬的老前辈赠送美丽清香的鲜花,以表达对她俩最亲切的慰问和最衷心的祝福。她们是:98岁曾云娥和106岁关顺爱老前辈。说起曾云娥前辈,无人不晓。她是印尼教育家,三马林达中华中小学校林宗全先校长的夫人,也是三马林达 先贤曾清达先生的女儿。1930年之前,三马林达中华学校是男女分校的。女生有自己的校舍,名为“达德女校”,就是曾清达先贤赠送的。俗话说:“家有一老,如获一宝”,同乡会不仅拥有98岁高龄的林师母,而今又有一位106岁高龄的关顺爱老前辈,那真是其他社团既羡慕又妒忌,想拥有而无法拥有的无价之宝呀!

祝酒仪式由蔡世健主持:为祖国的日新月异、欣欣向荣,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为在座各位的身体健康,幸福美满而干杯!

礼成,文艺节目随即开始。司仪由:彭有芝、王兴能、关飞鹏担任。这里特别要提到一个人:同乡会文娱部长项新梅。她本人能歌善舞、能编善演。她既能耐心教舞,又能与大家和谐相处。为了35周年会庆,她带领男女舞蹈演员勤学苦练,付出了很大精力和时间,终于在今天的舞台上跳出了水平,给同乡校友们带来欢欣喜悦的享受。

今天演出的舞蹈有:《印尼Batak舞》、《喜庆》(新疆舞)、《我的九寨》(西藏舞)、《似是故人来》、《梦中的妈妈》……舞蹈员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但个个舞步轻盈,力度上也掌握得当。其中《Batak》舞,舞者的动作非常优美,音乐也轻快,而且在表现欢乐心情时,没有矫揉造作之处,令观众受落,感到自然和真实。因此,获得观众十分热烈的掌声。

演出节目,丰富多样,除舞蹈外,还有:男女生独唱、二重唱;乐器合奏;社交舞表演等。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至下午三时,联欢会圆满落下帷幕。

                                           文:蒋金源

     图:潘建民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