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25日,第十六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暨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在缅甸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隆重举行。正值云华师范学院成立五周年之际,来自东盟各国的华人作家、诗人、专家学者聚首曼德勒,共同探讨如何推动华文文学进一步发展。
本次活动由缅北华文教育协会主办,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承办,五边形诗社、古韵新声诗社、缅华书画协会、曼德勒云南同乡会协办。中国驻缅甸总领事王宗颖、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创始人骆明、第十六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筹委会主席尚兴玺、东盟各国华文文学代表团、缅北华文学校代表等400余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开幕式:
希望本次文艺营能成各国代表交流平台
24日上午,中国驻缅甸总领事王宗颖、第十六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筹委会主席尚兴玺、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创始人骆明共同为本次文艺营开幕。
“东盟各国是海外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华文教育发展兴盛的地方,华文文艺通过诗歌、绘画的方式,对促进华文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驻缅甸总领事王宗颖在致辞中表示,亚细安华文文艺营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华文文艺的发展,促进东盟各国和祖籍国的交流,培养出一大批华文文艺界翘楚,也创作出许多高水平作品。
据悉,亚细安华文文艺营于1988年创始,每两年由东盟成员国轮值举办,至今已吸引了东盟9国参与,成功举办了15届盛会。本次文艺营以“东盟文心、骠国诗情”为主题,这也是缅甸首次轮值举办该活动。
“作为当时的一个提议人,看着亚细安华文文艺营能够顺利发展到16届,实在是不容易。”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创始人骆明称,他来到缅甸后,感受到缅甸华人界对文学艺术教育都非常热心,且缅华文艺界一直处于发展进步之中。但在海外,寻找缅华文学资料仍然非常困难,各方面对缅华文学作品缺乏具体了解。
第十六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筹委会主席尚兴玺称,文艺营创立三十周年,极大推动了各国作家间的交流,提高了创作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当地华文文学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他希望通过本届文艺营,促进更多文学爱好者对华文文学的高度关注和研究创作,加强各国华文文学的交往联系。
泰华作协代表杨玲回顾了自己家族和亚细安华文文艺营的渊源,她认为,文艺营成立以来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机会,交流各自国家推展文学活动的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共同进步。
开幕式结束后,各国代表团共同参观了书画展,书画展展出缅华文艺界书法、绘画、篆刻等诸多作品。
专题报告:
华文文学界应积极“自救”
在“我们应怎样看待亚细安文艺营这个组织”的专题报告上,骆明先生指出:亚细安国家地方小、人口少,宗教文化不同,推广华文文学存在很大阻碍,文学作品销售区域受到限制,出版条件也不乐观。他倡议东盟各国参考北美华文作家的经验,协同参与编纂一本有代表性、有特色的刊物,在特定场合推出。同时,各国可共同筹集资金,设立文学创作奖、征文比赛奖,扩大华文文学影响力。
随后,来自台湾的夏婉云和白灵分别做了题为《走在水面上的诗人——以发生学结构主义解析缅华号角、转角两首诗》和《“词费”到“词省”:小诗磨坊与截句风潮》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