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霓: 为何从华人庙宇可看中印尼文化交融?

——专访印度尼西亚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主席、华人作家袁霓

中新社雅加达2月29日电 印度尼西亚由超过1.7万座岛屿组
成,其中分布在主要岛屿的华人庙宇有上千间,最古老的有八
百多年历史。在华人聚集的雅加达、山口洋、巨港等地方,都
有大小几十甚至上百间庙宇。这些华人庙宇是怎么来到印尼的
?如何从华人庙宇看中国与印尼文化的交融?印度尼西亚华文
写作者协会总主席、华人作家袁霓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
访,讲述印尼华人庙宇背后的故事。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印尼为何有如此多的华人庙宇?

袁霓:在明、清以及民国初年,有大批华侨漂洋过海来到
印尼。华侨下南洋时,多是“个体户”。身处陌生的环境,他们
需要一种心灵寄托。随着乡亲们越聚越多,当地华侨慢慢就有

了联谊乡情、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的意愿,通常就依祖籍地、
故乡或宗姓来结社,印尼便有了福建籍、客家籍、广肇籍、永
定籍人士所建的祠庙寺庙。有了这些神庙,远居海外的华侨也
有了一种精神寄托。因而,立庙安神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随
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华侨的身份后来转变成了华人,但立庙安
神的精神和文化内核一直都在。目前,印尼主要岛屿有华人庙
宇上千间,几乎所有大的城市都有一两间华人传统庙宇。从分
布情况看,这些神庙主要设立在华侨最初上岸的地方,如东爪
哇、中爪哇、西爪哇、雅加达、巨港、亚齐、坤甸、山口洋等
地。

中新社记者:这些华人庙宇的功能是什么,过去和现在有
什么不同?

袁霓:印尼华人庙宇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宗教功能,二
是社会功能。宗教功能,主要体现在寄托心灵、拜祭祖先、办
法事等,包括恭请和尚、道士、斋姑诵经超度。印尼华人每当
家中有喜事或丧事,都喜欢到庙里向神明求签,祈神保佑。

民众在雅加达班芝兰中国城附近的开漳圣王庙(又称陈氏祖庙)祭拜,该庙已
有200多年历史。李志全 摄

 

华人庙宇每年进行春秋两祭,即清明祭祖与农历七月盂兰
节普度。印尼一些较大的寺庙,每年七月十四晚就已经聚集来
自四面八方不分种族、不分肤色的贫苦人家,只待七月十五庙
门一开,主事人就会把包装好的油、米、糖等送给他们。华人
信众相信,在盂兰节施舍给贫苦人家,会得到福报。

华人庙宇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开办学校、作为联谊乡情
、议事的场所等。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华人庙宇都建学
校,但大部分都设中文补习班,比如在雅加达的百氏总义祠、
鲁班庙等,即使在当年禁止华文华语期间,这里仍在开办学校
,并设课外班补习华文。主要目的是让弟子学习念经,顺便也
让附近的孩子来学中文。有当地伊斯兰习经院也派学生到补习
班学中文,然后再教给他们的同学。最早设在印尼寺庙的学校
是1787年由华侨雷珍兰在“金德院”开办的义学,称为“明德书院
”,经费由华侨组织的公馆捐助,传授四书五经等。

2007年1月3日,隶属印尼丹格朗文德庙下的孔教学校幼儿园的孩子,在华
语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华文。王丽南 摄

早年,因信息闭塞,印尼华侨华人的左邻右舍、同宗乡亲
、故老旧友一般会在佛诞日和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到庙上香,
然后聚在一起论时事、话家常,交换家乡信息,庙宇慢慢就变
成了一种社交场所。另外,很多悬而未决的事情都会在庙宇定
下来,庙宇也成为排解纷争的地方。

在雅加达班芝兰中国城附近的开漳圣王庙(又称陈氏祖庙)。李志全 摄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印尼庙堂功能主要是信仰和心灵的寄
托。一些佛堂有高僧、师父讲经和弘法,讲解中华传统文化。
庙宇也是不少年轻人聚会交流的场所,比如在这里讨论和决定
慈善活动等计划。

中新社记者:在华文教育中断期间,庙宇如何传承?

袁霓:苏哈托政权于1969年宣布,有六种宗教为官方承认
的宗教,其中包括佛教与印尼孔教,并要求每一位印尼国民都

要信奉一种宗教。当时印尼所有寺庙需以佛教梵文命名,很多
非佛教寺庙便会单独设立佛堂。还有一些寺庙把庙门前挂的牌
匾收起来,直到2000年之后才重新挂起来。

在处境最艰难的岁月里,因为有庙宇的存在,印尼华人有
了精神寄托之处,一些传统文化也得以保存下来。然而,一些
偏远地区的庙宇,由于华人庙主不懂华文华语,虽然至今仍然
坚守祖训供奉着代代传下来的神佛,但很多已经说不出到底供
奉的是何神何佛。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