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郑州7月15日电2024少林考功总决赛14日下午
在中国嵩山少林寺闭幕。回顾过去三天,不同肤色的少林功
夫习练者在禅宗祖庭、千年古刹竞技展演,交流少林禅、武
、医文化,既展示了古老功夫历久弥新的蓬勃生机,也奉上
原汁原味的少林文化盛宴。
三日前,逾百位习练者从世界各地陆续赶赴少林寺,角
逐“2024世界少林功夫之星”。
两日前,盛夏的嵩山,海众云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
开幕式上解读少林考功妙意——考功是考察少林弟子、少林
功夫习练者、少林文化爱好者的学修成果、技艺成就、心性
智慧。
一日前,经过激烈角逐,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
、捷克、美国、秘鲁、赞比亚等国的10位习练者获得“2024
世界少林功夫之星”。
7月14日,河南登封,2024少林考功总决赛在嵩山少林寺闭幕
,众多海外选手在闭幕式上表演罗汉拳。 夏青华 摄
2024年的这场赛事,是2017年少林无遮大会之后少林
寺“武林风”再起。
七年前的少林无遮大会,主要面向中国国内各流派“武
林人士”;七年后的少林考功总决赛,主要面向海外少林弟
子、少林功夫习练者、少林文化爱好者。
纵观整个比赛,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少林功
夫、少林文化,再次展示出其开放、包容的面向,以及缘何
能饮誉世界的奥秘。
赛前,不远万里、慕名而来的阿根廷四名“刀客”在少林
寺四处拜访、切磋技艺;痴迷少林功夫的21岁瑞典人气选
手伊米莉亚·阿斯克(Emilia Ask)顶着烈日在住地练习少林九
节鞭和双剑;8岁的“大洋洲少林功夫之星”亚当(Adam
Joshua Dong)在赛场外“临阵磨枪”,热身备赛。
赛中,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赛者纷
纷拿出看家本领在排位赛、晋级赛中各显其能,共同传承少
林功夫。
赛后,无论是付出得到回报的晋级者,还是泪洒赛场的
未晋级者,都展示了功夫背后的文化风采。被淘汰出局的中
国台湾11岁选手王楷甯、郑州市少林童子非遗传习馆选手
徐兢均直言,“重在参与,仍需努力”。几乎所有的受访者,
都向记者表达了“外练技能,内修心境”的习练心得。
正如释永信所言,少林考功总决赛比得不是输赢、赛得
不是胜负,而是借此互相激励、精进不懈,共建开放、包容
、共享、共生的少林功夫文化传承生态。
这一点从此次赛事主题“千年传承,历久弥新;少林文
化,人类共享”同样可以窥见。
开幕式前,各国少林功夫习练者、组织者、教练员相聚
一起合影留念,互喊“我爱少林”口号。现场气氛活跃,喊声
此起彼伏,甚至有人激动落泪。
闭幕式上,非洲舞蹈、拉美武术、阿根廷探戈、伊朗传
统舞蹈……各国参赛选手代表载歌载舞,展示了不同民族特
色与地域文化。
这一刻,彼此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一场跨国界、跨文
化、跨族群的“武林狂欢”。
在这三天里,参赛者台上见真章,展风采,广交世界各
国同修,开阔了视野。在这三天里,参赛者台下和谐交流,
互助友爱,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正如玻利维亚前外长费尔南多·瓦纳库尼所言,中国给
了大家一个很大的礼物,那就是少林文化和少林功夫,让彼
此成为“一家人”。
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史璞看来,一千多年来,少林
寺一直秉持开放、包容、共享、共生的理念,与世界各国民
众平等交流互鉴,与大众共同分享,正是少林功夫能获得世
界不同族群文化认同的主因之一。(李贵刚 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