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越接近因斯布鲁克,舷窗外的景色越极致——整座城市被阿尔卑斯
山环抱着,雪山、森林、草场、河流、房屋、公路,一切皆映入眼底。
据说,作为蒂罗尔州的首府,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
精彩的地方之一,低调、从容,又有恰到好处的奢华,自然与文化在这
里水乳交融。
抬头即见,北链山
阿尔卑斯山距离城市特别近,走在因斯布鲁克街头,不论老城还是
新市,抬头便能看到绵延的山峦,微风拂过,整个人随着山里送来的风
清新起来。离老城最近的是北链山,从河边乘缆车30分钟便可到达最高
峰哈弗雷卡峰。当缆车穿过因河上的桥,不由让人想到因斯布鲁克
(Innsbruck)的名字,inns指“因河”,bruck则是“桥”的意思。
缆车站的设计现代感十足,圆润的银色外形,仿佛让人相信那车可
以驶向未来。站台设计出自一位女建筑师之手,柔美平衡了阿尔卑斯山
的巍峨与刚劲。穿过以奥地利登山家赫尔曼·布尔的名字命名的广场,继
续下一段缆车,窗外的林木都是耐寒的松树。
几分钟后,便可到达塞格鲁贝峰站,这个高度是北链山的心脏,也
是雪线所在之处,向上寸草不生,岩石突兀,徒步栈道似砂岩上的一条
曲线,人于其上如同悬空攀岩。俯瞰却是另外一番景色,满眼都是植被
,因斯布鲁克城被群山环绕,安安静静,仿佛在一个U型池的底部,因
河宛如一条玉带自山谷中流过。阿尔卑斯360度的景观毫无遮掩地进入
视野,云蒸霞蔚说的便是如此。塞格鲁贝峰站的二层是酒店和餐馆,为
北链山的徒步者提供补给。
最后一段缆车紧贴岩石,以75度倾角继续攀上,很快就来到“北链山
之巅”——海拔2256米的哈弗雷卡峰站,这里通往奥地利最大的国家公
园卡温德尔阿尔卑斯自然保护区。在山间走路是一种享受,时而有雾飘
过,如同云中漫步,静享大自然的恩赐。徒步北链山,难免邂逅许多害
羞的动物,到达洪厄堡站之前,还会经过阿尔卑斯动物园,这里是孩子
们的乐园,里面的动物都来自阿尔卑斯山区,濒临灭绝的北方秃顶朱鹭
就生活在园内。
四季皆宜,滑雪地
大多时候,即使是夏天,飘过因斯布鲁克的雨,到了北链山顶便成
了雪。到了冬天,这里就是滑雪天堂,独特的地貌、足够的落差、松软
的粉雪,吸引世界顶级滑雪高手聚集因斯布鲁克。
因斯布鲁克举办过1964年和1976年冬奥会,以及2012年青年冬奥
会,冰雪文化已经渗透到因斯布鲁克人的血液中,雪具店、户外装备与
服装店遍布大街小巷,喜欢亲近自然的人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因斯布鲁克,除了抬头可见的阿尔卑斯山,最多映入眼帘的是柏
基瑟尔滑雪跳台。夏秋两季的“雪道”长满青草,每次腾空飞行,落地的
部分会被洒水以减少摩擦力,引得来此参观的人们发出阵阵欢呼。
因斯布鲁克有一个家庭演出,名为
Tiroler Abend Familie Gundolf,自1967年一直表演到现在,表现的是
蒂罗尔人的阿尔卑斯山间生活,牛铃、厨具、伐木工具等,全用在节目
里。还记得电影《音乐之声》里孤独的牧羊人那独特的唱腔吗?来看这
场家庭演出就能找到出处。
结束白天的滑雪与徒步后,来这里品尝美食与欣赏表演是一种享受
。演出结束时,现场观众来自的国家会有一首歌曲被选中演唱,如果有
来自中国的客人,就会响起《康定情歌》。
皇室秘辛,传奇城
因斯布鲁克不光因冬奥之城闻名,800多年的老城记录了神圣罗马帝
国哈布斯堡家族480多年的兴衰。除了首都维也纳,这里留下太多皇室
的秘密。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让神圣罗马帝国及哈布斯堡家族达到鼎盛,疆域
有“日不落帝国”之称,但这并不只是靠战争获得的,而是通过联姻。西
至法国、西班牙,东至波希米亚、匈牙利,大都是通过马克西米利安一
世及其子女的婚姻达到的。皇宫、皇家教堂、城堡、黄金屋顶,以及阿
姆布拉斯宫,走在这里就如同徜徉在因斯布鲁克的旧时光中。
如果说皇宫、教堂和城堡关乎哈布斯堡家族的传承,那么铸钟博物
馆是因斯布鲁克普通人格拉斯玛雅一家代代相传的印记,他们只有一门
手艺——铸钟,传到现任掌门人约翰内斯已是第14代。博物馆与工厂相
连,矮矮的房子并不显眼。1599年,格拉斯玛雅铸钟厂成立,起初只为
教堂铸钟,最近20多年,格拉斯玛雅开始尝试铸造各种用途的钟,已经
销往100多个国家。
博物馆收藏着许多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钟,讲述易懂的铸钟原理,
有的还能参与体验,原来钟声悠扬绵长需要复杂的计算与经验。家族内
的人分工不同,材料、设计、加工、市场由不同的人掌管,以免出现技
术外流。约翰内斯说,他和弟弟不会乘同一班飞机,因为两人都掌握着
铸钟工艺。格拉斯玛雅铸钟厂位于最终汇入因河的锡尔河畔,阿尔卑斯
的水“铸就”了传世的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