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赋
田心
清明忌日两牵萦,
回往深思历历新。
先故天宫兴作乐,
生人伏枥苦修行。
阳天日晒瓜果熟,
阴雨熏陶腊味呈。
坟土方圆存旧意,
荣归驾鹤一身轻。
清明须知
(下)
许菁栽
清明祭祖佑儿孙
贡品鲜花票上坟
财运蹭蹭像火箭
健康稳稳平安身
今年四四清明节
初七月三农历陈
祈福风调雨顺祝
尧天舜日吉祥云
甲子回旋雨又纷
百年一遇喜双春
生机勃发气场动
谨慎生肖太岁嗔
祭祖感恩求慰藉
旧坟修缮略更新
洗碑剪草素穿着
暴露艳衣大失尊
虔诚关键表心真
苹果凤梨柚子纯
选好纸钱元宝最
红线手串载除银
辟邪寓意失尊敬
怀念追思抱感恩
处世为人承祖训
不能割舍血缘根
源远流长喜问津
先人教诲健精神
祖灵安息修功德
追悼归根告别分
使命完成还宇宙
音容宛在物衣存
平安保佑儿孙福
招手财神迎入门
清明扫墓有感
锺俊仪
坟前伫立默无言,
岁月如流事境迁。
旧梦多甜留幻觉,
天恩独厚续尘缘。
撒花供果三牲缺,
燃烛诵经一念虔。
人走茶凉真世态,
残碑冷雨哭先贤。
清明须知
(上)
许菁栽
祭祖清明太岁冲
蛇年闰六值双春
磁场混乱叠阴际
特定流年关系充
三煞蛇群盘古墓
七星惊异破军丛
吸晴说法堪舆术
霉运缠身危险凶
特殊齐聚今年逢
岁月长河略不同
甲子百年真実遇
世间万事谨防冲
面临变数应多慎
好运爆绷喜事红
西藏渡亡说法载
投胎七七轮回踪
陷入深思转世空
虔诚祭品谁收蒙
完成头七耒超渡
逝者魂归家住共
牵挂生前放不下
徘徊心愿未完同
七连四九助功德
强烈渴望启动穷
修行业力参差中
境界不同走向从
人有三魂和七魄
七魂逝失三魂融
祖先功德子孙受
福泽满盈顺遂红
提醒不佳多恶梦
念経超荐虔诚恭
清明须知
(中)
许菁栽
祭祖双春不一般
従前委屈化桃源
百年一遇祈珍惜
好事成双广福田
孕妇小童体弱老
上坟寓意不宜穿
清明节日阴阳月
达到太阴鼎盛天
.
三阴非比三阳先
甲子特殊太岁关
字字珠矶文化域
年年胜意吉祥安
语言强大能量拥
顺意心诚灵感安
熬夜不宜子午觉
诸阳之会精神还
.
多晒太阳却骨酸
海鲜韭菜诸瓜寒
菜蔬季节宜多吃
蓬勃生机靠自然
卯酉阴连癸卯日
清明雨冷袭侵残
湿痕到处沼痕路
大病初愈影响痊
长途跋涉远奔前
贡品鲜花糕粿盘
表达追思怀念祖
醉人失态远离缠
胡言乱语最招忌
懂得感恩谨慎翻
保养身心在膳食
黄金福寿康宁绵
万隆风光诗辑
谢绍勇
七绝 两首
一,旅游圣地
名城滴翠上云庄,
放眼湖山旅业煌。
啖酒餐楼情切切,
民歌绕阁水流长。
二,林海餐厅
林海云桥綠水依,
藤芦飞舍瞰荷池,
苍茫暮色邀餐处,
一曲梭罗送晚怡。
七律
万隆新观
烟雨隆城洗別愁,
湖山含笑聚兰舟。
情添水暖瑶泉谊,
美膳林森旅舍投。
陟上芳莊天色蔚,
观鱼镜泊锦鳞浮。
漫歌高鉄繁华至,
无限商机未许休。
乙巳年清明有怀
[唱和诗]
踏青回历共牵萦,
双节同辰倍动情。
蕉雨浮烟摇柳影,
椰风卷雾啭莺声。
墓前香烛传薪火,
寺外星槎载梦征。
此日慈晖无远近,
天涯何处不归程。
棉兰:廖世敬题诗
清明时分忆亡亲,
悲感苍天泪满盈。
思念前人若显影,
节哀默祷尽诚情。
如今竞奔坟朝拜,
墓景沧桑圣祖灵。
力促子孙修功德,
尊老敬祖志凌云。
雅加达:燕飛翔唱和.
邻近开斋机票贵,
归家筹算且延期。
关山难越凭谁问?
草木易凋促我悲。
假日踏青宜赶早,
诚心扫墓不嫌迟。
祖坟北望多牵挂,
孺慕情深烛泪知。
棉兰:锺逸唱和
扫墓人潮步韵同,
炉香袅袅眼迷蒙。
纸灰化蝶随烟散,
杜宇啼声染血融。
泉壤一分思未断,
梦魂几度影难逢。
伤悲纵使年年续,
怎报春晖细雨中。
雅加达:苏歌唱和
幼絮清明草木新,
依然冢坵罩烏云。
纸灰飘散随风化,
香火萦回敬主因。
旧日慈颜犹在目,
今朝孝子泪沾襟。
天长地久思无尽,
唯愿梦中再叙亲。
棉兰:黄升榕唱和
清明又至祭双亲,
缭绕香烟烛泪噙。
照片慈颜依旧在,
叮咛在耳意犹新。
椰林换季多风雨,
赤道升温变数频。
低调简约非不孝,
感同身受睦族群。
万隆:侯斐珍唱和
书香不散,春秋长存
一一家翁姚炳祺
冯淑萍
眼镜在窗台上摆着,报纸摊开在沙发上,喝水的杯仍在茶几,床边是你天天都穿的鞋,甚
至,洗澡房架上的陶瓷盅里,还有你褪下的牙套…… 你的气息分明无处不在,但你,竟已经轻
手快脚地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去年国庆日,我们还在一起,祖孙三代围坐,细细听你叙述当年:“…… 我父亲的外文工
具书,每本都像砖头一样厚重,我小小年纪就抱着到处走….” 末了,你指着书架上几乎每一本
都比砖块重的书对我说:“ 这些书都是你的了,学术养生,你好好钻研,会比我更长寿 ……”
此情此景,宛若昨日,可你,是真的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坐在椅子上,随意顺手往边上一个纸箱里一抽 ,竟抽出一块木质金匾,上面写着:“ 姚
炳祺同志,您的论著《说‘虚’兼及‘天人合一’》一文,经评审委员会评定荣获 中国改革发展理
论突出贡献奖,特颁发此匾。” 这是 2002年,由中国纪录年鉴汇编委员会、中国改革发展战
略研究文汇编辑部颁发的,生前怎没见你提起过?倒是收录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库系列《十四大
以来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文章 ——《“礼” 的嬗变与文化传统的继承》, 是你
屡屡提及的,你曾详尽地解析特定时代的经济基础、社会状况、文化背景包括道德观念对“礼”
字含义演变发展的深刻影响,同时强调“礼”的教化作用。2007 年,你的学术专著《文字训诂
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那年,你已经八十三岁。每次从海外归来,你谈话的内容,
总脱不开学术,读书心得、学习体会….. 絮絮叨叨,总也谈不尽。你除了探讨《说文》中每个
字的形、音、义外,更深究其背后深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你敬贤礼士,不耻多问,却也从不掩
饰对自己所取成就的自豪与得意。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你师从名师容庚、商承祚,一头钻进 “故纸堆” 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学术成果源源不断。三十多篇优秀论文先后为《语言研究》、《学术研究》、《文文字研究》
等多家具影响力的学术杂志登载。你头脑敏捷,思路清晰,条分缕析,侃侃而谈…..
书柜里还有一张相片,是学院在 2008 年,为庆贺你从事学术研究六十周年举办的座谈会
所摄,座谈会嘉奖你在学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你站在正中,谦和、儒雅、大气,目光炯炯
……可如今,你,是真的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这样的春光美景,你已经不只是满足于欣
赏瞻观了,索性潇洒帅气地就这么往百花丛中一躺,与这样美丽的大自然浑然一体,彼此交融
。 从此,你是春阳,是夏雨,是秋月,是冬雪,是云里山光,是林中水色,是…..亘久永恒!安
息吧,爸爸!
我的爱开玩笑的爸爸
Destine(林嘉嘉), Universitas Universal
我的爸爸是个幽默风趣的人,总能把平凡的生活变得妙趣横生。不过,他的玩笑经常让妈
妈哭笑不得。
去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天气炎热,妈妈决定去超市买菜,爸爸自告奋勇陪她一起。到了超
市,妈妈挑选了许多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爸爸则推着购物车,嘴里不停地念叨:“买这么多,
是准备养猪吗?”妈妈瞪了他一眼:“是啊,就差你了。”爸爸立刻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我可
是家里最勤劳的小猪!”周围的顾客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妈妈无奈地摇了摇头。
到了晚上,妈妈在厨房忙着做饭,爸爸端着手机走进来,一本正经地说:“我刚看到一个
研究,说经常做饭的人会越来越聪明。”妈妈听了,笑着点点头:“那我岂不是越来越聪明了?”
爸爸立刻接话:“对啊,所以我才一直不学做饭,怕太聪明了,没人敢跟我聊天。”
妈妈一听,顿时无语地瞪了他一眼:“你就是找借口偷懒吧?”爸爸连忙笑着摇头:“怎么会
呢?我这是牺牲自己,成就你的智慧!”说完,还故意摆出一副深沉的表情。妈妈哭笑不得,
拿起锅铲假装要追打他,爸爸立刻笑着躲开:“哎呀,聪明人的脾气果然不一样了!”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爸爸陪妈妈去夜市买水果。回来的路上,他拎着两袋沉甸甸的橙子
,皱着眉头叹气。妈妈关心地问:“很重吧?”爸爸神秘兮兮地说:“重倒是不重,就是路上总有
人盯着我。”妈妈疑惑地看着他:“为什么?”爸爸扬了扬手里的袋子:“可能我太贤惠了。”
妈妈忍不住笑出了声,摇着头说:“就你会贫嘴!”爸爸笑眯眯地回应:“这不是为了让家里
气氛更欢乐嘛!”
虽然爸爸的玩笑经常让妈妈哭笑不得,但家里正因为有他,才总是充满温暖和欢笑。爸爸
的幽默让我们笑声不断,也让家庭更加和谐美满。
黄花飘落的清明时节
锺逸
乘车经过棉兰雅明教授街(原雪梨街),车子在棉兰市立医院前面陷入堵塞的车阵,只好
像蜗牛般逐寸前移。忽然,从天上飘下一片的黄色小花,遍布在车子的挡风玻璃上,有些密麻
,有些疏落,哗,美极了!
不懂得欣赏的司机伸出手,想要转动雨扫控制杆,把这些美丽的小黄花扫下。我连忙阻止
他,说:“且慢,反正车子不能走,就让这些花多留一下。”
司机侧脸看我,张着嘴巴,傻了眼。接着,他按下车窗,伸出手,用毛巾把他前面的小黄
花拨掉,留下我前面的“黄花幔”,让我自个儿欣赏。
缺少文学细胞的司机当然不能体会我的心情,他也肯定不会知道,这个时节飘落的黄花雨
对我有什么意义?
望着挡风玻璃上的点点黄花,我不自禁地沉入了回忆,彷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美丽的童年
时光。
我的童年是在亚齐省的司马委市度过的。那时父亲承包了火车站的餐饮店(Buffet),我
们一家子就住在咖啡店后面的空间。屋子斜对面是警察局,傍着甘榜爪哇路,路旁长着三四棵
大树。每到阳历三月杪四月初,这些大树就开满小黄花,只要有风吹过,小黄花便像微雨那样
漫天飘落,还送来柔柔的清香。
那时,我在念小学三年级,三姐美英念五年级,都还是小孩子。我们最喜欢在黄昏放学后
,越过马路到大树下去享受花雨扑面的滋味。三姐喜欢收集新鲜不沾泥污的小黄花,用她的小
手绢包起来,我也常常蹲在地上帮她捡拾。我知道,她常把花儿放在布书包里,难怪她的书包
总有一种香味。
我们都不知道这黄花树的正确名字,由于它一般都在华人的清明节前后开花落花,我们都
管它叫“清明树”。又叫黄花树。后来问起记者同事,他们也没给我正确的答案,有人说是
sengong树,学名叫Albasia,,但也有人讲别个名字,莫衷一是。结果他们对我说的pohon bunga
kuning都不表异议。
记得那时候,我们小学男生都喜欢玩小摺刀,就是那种刀柄颜色红黑相间,刀身上刻有
OKAPI字样的削铅笔用的小刀。有一次,我用小刀在清明树上刻划,不记得想刻写什么字,忽
然发现从刻痕中流出红色液体。一旁看我刻字的玩伴阿烈怪叫连连,说是有鬼附在树上,被我
割伤了,在流血。他要我对着树干下跪叩头,但我从小就认耶稣做哥哥,这样的拜拜当然不干
。阿烈就自己跪下,口中用印尼话说ampun,ampun。
我吓得脸青唇白,赶快跑回家去,把这事告诉母亲,她安慰我说,没事,那是做油漆的漆
树。流出的红油就是拿来做红漆的。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母亲也不懂,只是为了消除我的恐惧
,乱编的《自然》课文。
在棉兰念初中时,问过教《博物》的刘清华老师,她说,有些树液本来是白色的,遇到空
气或金属品会立即产生氧化而变色。她要我再找这种树割开试试看。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这样做
。但,无论如何,我都不相信像阿烈说的那样:有鬼附在树上被我割伤流血。
岁月如流,星移物换。前几天偕眷回故乡司马委给爷爷和爸爸扫墓,经过故居旧址,火车
站已化身为店屋,我们的老家当然跟着大变身啦!斜对面的警察局已被当作古迹保留,而那些
清明树全都不见了。同车的四弟德仪夫妇看了,脸上流露沧海桑田的茫然。
故乡的清明树消失了。
棉兰呢?感谢棉兰市的公园局,他们还保留了雪梨冷街的黄花树。那一带大大小小至少有
20来棵。市立医院对面的路旁,有两棵树同时飘花,把店屋(似乎有一家西药房和一家美发院
)前面的空地铺上一片黄花地毡,煞是好看。
走过橙色孔雀(Merak Jingga)路,发现那儿也有好几棵清明树在飘花。
前两天到Sibiru-biru 扫墓,经过甘榜峇鲁时,发现路中间也种了一排清明树,只是树龄还
小,未到开花时节。
还有,Setia Budi 路也种了许多同类的树,同样还很年轻,也许再过几年,这些树在清明
节前后一起飘花,那该是棉兰市崭新的风景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