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华裔总会泗水举办“释放创伤,转化自我”研讨会 ——  李凤令女士倡导通过“内在小孩”与“Access Bars”疗愈心灵创伤

【泗水讯,2025年6月4日】在全球化浪潮汹涌、现代生活压力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印尼华裔总会泗水分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释放创伤,转化自我:在不确定的全球化浪潮中寻找内在清明”的心理疗愈专题讲座,为民众提供了一股心灵清流。

本次活动邀请到《Happiness Inner Child Within》一书作者、人类赋能导师李凤令(Intan Maria Lie)女士担任主讲嘉宾。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于泗水Quest酒店举行,并通过数字平台向全球直播,时间为印尼西部时间18:00起至晚上结束。

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吸引了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层的参与者,包括青年、中年乃至老年人。除泗水本地人士外,也有不少与会者来自外省、外岛,甚至海外,充分体现出大众对于心理健康与创伤疗愈议题的高度关注。

研讨会伊始,来宾进行报到并共进晚餐,随后全体合唱印尼国歌《Indonesia Raya》,并由主持人韦丽佳带领祷告。

印尼华裔总会泗水分会主席曾汉忠在致辞中向所有协助本次活动顺利举行的单位与个人表示诚挚感谢。他指出,唯有释放过往的心灵创伤,方能避免其对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效率与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许多成年人仍背负着未被疗愈的童年创伤。如果不去觉察与处理,这些伤痛很容易在家庭或职场中化为隐形的毒素。我们希望这场研讨会能够成为通往深层疗愈与健康思维转化的桥梁。”曾主席表示。

“内在小孩”与“Access Bars”:迈向自我转化的两大路径

在主旨演讲中,李凤令女士详细介绍了两项主要的情绪疗愈方法:“内在小孩”工作(Inner Child)与“Access Bars”能量疗法。两者皆为既具反思性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身心整合技术,旨在帮助人们唤醒自我觉知,释放潜能,达致内在平衡。

“‘释放创伤,转化自我’不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识别创伤、接纳创伤、最终释放创伤。‘内在小孩’工作帮助我们与内心受伤的部分对话,而‘Access Bars’则通过能量流动,助力个人迈向更为和谐与清醒的状态。”李女士强调。

主讲嘉宾简介:融合本土与国际经验的疗愈实践者

李凤令女士毕业于泗水某知名大学心理学系,曾任职于多家跨国与本地企业,涵盖拜耳英格汉(Boehringer Ingelheim)、Melawai集团、三宝麟公司(PT Sampoerna Tbk)及PT Wisata Jaya International等,从事人力资源与培训相关工作。

她亦曾与美国华盛顿州Wellness Counseling Inc合作担任疗愈导师,并活跃于印度尼西亚教育文化部主办的线上培训项目(P4TK & PLB,雅加达),专为教师与教育从业者提供心理赋能课程。

现今,李女士为设于巴厘岛乌布安东地区的“Ruang Pulih Mahadaya”中心(ruangpulih.com首席疗愈导师。该中心以“身心灵平衡疗愈”为核心理念,致力于通过整合身体、情绪与能量的多维方法,协助个体达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温暖而深刻的疗愈氛围

在讲座现场,除了理论讲解,李女士还引导参与者通过音乐与简单肢体动作进行放松与自我反思。在温馨共鸣的氛围中,不少听众敞开心扉,勇敢面对内心创伤。

来自巴厘岛的印尼华裔总会常务副主席Ketut Aryana Tan通过线上方式出席并分享了在新冠疫情期间,巴厘社会所经历的集体创伤。他指出,李女士倡导的心理疗愈路径,正是当今社会复原与重建人际连结的重要工具。

研讨会尾声设有互动问答环节,多位参与者踊跃发言,分享个人心得与启发,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令他们获得了新的视角与动力,愿意以更整全的心态拥抱生活与未来。AV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