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中站在29层的高楼上,看着远方,淡蓝色的天幕上涂抹着几抹霞光。山岚隐隐约约地卧在星罗棋布的村庄和田野后面,像是天空和大地的一道边际线。一条长长的河流横在中间,蜿蜒伸向暮色苍茫的远方。
一条河流,选择了出发,就永不能再回头,一程又一程,不会为任何风景停留,向前、向前,行走、行走。这是河流的宿命,也是它的使命。记得以前给学生上的课文《林中小溪》,作者普里什文顺着一条林中小溪一路走进森林的心灵,获得了对于生活和生命的哲理感悟。他看到小溪经历障碍、漩涡、港湾,流经森林的全过程,始终持续不断在搏斗。他说,“终于明白:对水来说没有不同的道路,所有道路早晚都一定会把它带到大洋。”是的,所有的出发都是在奔向终点,重要的是选择了怎样的航程,和这一路是以怎样的姿态去行走。林中小溪一路行走,一路搏斗,创造了时间、生活和自我的意识,也让文中旁观者的“我”,战胜了生命的孤独,进入灵魂翩然起舞百花争艳的世界。
林中小溪是作者诗化的心灵的投射,他在小溪不同的流程中探索和表达着时间和生命的意义。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条行走的河流。不知道河流一路会经历什么,是否有对起点的怅望和流年的追忆,有对彼岸风光的怀想和进入新领域的彷徨?有对未来走向的迷茫和抵达终点的忧伤?而我想,这样的回味和感伤,只是海晏河清平静生活里的馈赠,终会消失在潜流汹涌或是惊涛骇浪里。河流呈现出来千姿百态,让它的清澈和浑浊无从区分和断定,或者,只有河流明白所谓的清浊,还有快乐和忧伤,都是自己演绎的呐喊或歌唱。
我这样的一条河流,进入了一条新的航道,两岸风景迥异,不再有熟悉的冷暖,温情的感知。人总是在失去后懂得怀念。一条河流虽然总是在向前奔腾,也会为天幕低垂下一片霞光泛出追忆的波光,在暮霭地飘散着薄雾般的怅惘。就像这样的黄昏,我眺望着远方蜿蜒而去的河流,心里布满了惆怅。重新回首这一程的旅途和自我,或许我创造了什么,但也许我是走丢了什么?比如,我曾引以为豪的清朗的情怀和单纯的信仰。那应该是,一条河流的初心。
实践出真知。我所欠缺的,就是从实践和生活中生长出来的智慧和力量。向来所获得的只是从书本、自我体验中得到的感悟和指引,如雨后彩虹般的绚烂却并不真实和结实。而现在,我似乎来到了一个新起点,找到了“生活”这位老师,躬身向他学习。如何做人和处世,而不再是凭借我的直觉和直率。是的,一条行走的河流,除了有一意孤行的勇敢和执着,还要懂得汲取和融合,才不会冷漠和枯竭,才会有谦卑和柔韧在生命里徜徉。
鸟儿的啁啾从翠阴里传来,带着几分清灵的绿意,阳光在枝叶间闪烁着。那个从异乡归来的人,在故乡的怀抱里体验走失的迷惘。原来诗和远方不再别处,自己的心就是最大的道场。生活永远会设置一道道障碍,暗流涌动,或者孕育着惊涛骇浪,能呈现出丰沛的宁静和清澈,润泽万物,已是智慧和慈悲的功力。而我,这样一条不再年轻的河流,再次启程,前往另一片广袤的天地。
其实,从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一切都回不去了。在奔向“大洋”的路上,如果允许我有偶尔的回望,我想要看到的是草木丰茂,蔚蓝的天空荡漾在河心,浮光跃金或者静影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