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睿友文学馆2024年第一季,隆重推出“陈炳容金门乡土史地 作品展”。1月2日, 我陪同台湾文学馆萧淑贞副馆长出席了热闹的开幕式, 并在现场聆听展主的精彩导览, 其中我对他的金门古墓调查格外感兴趣。
陈炳容博士,1957年生于金门,他早期出版的《金门风狮爷》( 1996)、《金门的古墓与牌坊》(1997)、《金门城》(1 998),以及民俗器物、传统建筑脊坠、 宗族祭祖文化等调查与研究,都是开风气之先,嘉惠后学无数, 近期他又有重磅级大作《族谱与金门史研究》(2018)、《 古地图与金门史研究》(2022)问世, 绝对堪称金门史地研究主要领头羊。
回忆起三十年前, 陈炳容说他独自一人在荒郊野外从事乡土田野调查, 既要战胜畏惧的心理,也要克服满地的荆棘,备尝艰辛, 但他感谢古墓主人的福荫,让他在墓仔埔经常有意外发现, 因此一直乐此不疲,终于在1997年8月出版《 金门的古墓与牌坊》,并且很快受到各界瞩目。
据我所知,我鹿港乡亲陈仕贤《台湾的古墓》(1997年10月) 第五章著录邱良功墓、陈健衣冠冢、陈祯墓、卢若腾墓、陈显墓、 文应举墓等六座金门明清古墓,他的参考书目即已包括陈炳容《 金门的古墓与牌坊》在内。
听陈炳容老师说,台湾还曾有地理风水师团购这部《 金门的古墓与牌坊》,并组队到金门,人手一册,按图索骥, 进行金门古墓风水的实地勘察,而且有意拜访风水大师,向他请教。 陈老师谦称他完全不懂风水,写作此书只是想“献给曾为浯岛奋斗的 生民们”。
我个人对于金门古墓的兴趣,源于金门城东门外的“宋元丰命妇之墓 ”。此墓长期被误以为是“明监国鲁王墓”,1959年军队于附近 梁山炸山采石,意外发现真冢,出土“皇明监国鲁王圹志”, 彻底洗刷了郑成功沉鲁王于海的历史冤屈, 也才知道此一墓主并非鲁王朱以海(1618-1662)。
1983年,经过考古挖掘后, 金门鲁王疑冢被判断为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 一位难产而死的命妇之墓,理由是墓中骨骼、饰物可知确为女性, 墓中有三枚“元丰通宝”和二件“覆奶瓷碗”(俱碎), 捡骨师蔡水源表示:“……掘出的瓷器不是杯子,而是小瓷碗, 是亡者覆奶之物。这表明墓中人因难产而死,但是婴儿获生。 奶上覆碗,象征婴儿已经断奶,可获赡养长大;否则碗未盖奶, 则幼儿将因亡母而难长。”
我2001年起曾返乡执行“彰化县民间文学普查工作调查研究计划 ”,在溪州乡采录到一则《董公传奇》,故事中也有难产而死的母亲 “入殓时必须用两个杯子套住死者的乳房”的情节,2006年三立 电视台“戏说台湾”节目并曾据以改编成连续剧《盖杯娘》。
虽然陈炳容《金门的古墓与牌坊》并未述及奶上覆碗(盖杯)风俗, 但回想当初我为了想多了解金门古墓,不晓得把这本书读过多少遍, 早已不禁被作者积学之深、用力之勤给折服了。谁会想到, 根据金门古墓、墓道碑、牌坊及古桥为线索, 居然可以串连出从金门城到官澳之间最主要的一条古官道呢? 你若到碧山睿友文学馆参观“陈炳容金门乡土史地作品展”, 便会发现陈炳容老师就是有这个本事。
近日获悉陈炳容老师秉持着为历史存真、替先贤记实的精神, 应邀担任“金门县古墓普查计划”主持人, 将与共同主持人曾逸仁教授研究团队, 以三年分乡镇完成金门历代古墓的普查建档工作, 提供未来审议评估,赋予文化资产身分, 避免古墓横遭破坏而无法抢救的憾事不断发生。
我相信,金门各处(尤其是旧军事管制区内的) 古墓很快又会有更多传奇重见天日,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 ———————————————— —————————— ————–
逃难童年改变了他的一生
——追思银行家黄祖耀先生
杨树清(台湾)
出自於江柏煒教授的引介,自大华银行退休的冯清莲,2014為《 黄祖耀:大华之道》写下一段话:“凝望矗立在新加坡河口62层高 的大华银行大厦,人们实在难以想像, 这座大厦背后的建造者是如何从福建沿海的金门小岛走出来,那时, 年仅7岁的黄祖耀在战火纷飞的中国抗日战争中被迫离开金门。”
身家72亿美元,新加坡大华银行第二代掌舵人黄祖耀先生( 1929~2024),2月3日星期六凌晨1时许安详辞世,享寿 95岁。2月7日在星洲举行告别式。
我一定会回来的!
大华银行(UOB)荣誉主席黄祖耀,1958年,30初度的他已 成為银行董事 ,此后大华发展成新加坡三大银行, 并躋身世界百大。
成功的银行家,黄祖耀乡情感丶文化感俱浓厚, 长期担任新加坡金门会馆主席, 结合乡亲力量改建出气派十足丶傲视各域的会馆新大楼, 又不断整理文献丶出版书刊,包括《亚洲金门通讯录》,连繫乡亲, 凝聚乡心,把星散四域的金门人找回来; 之后再任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主席,发行《源》杂誌, 参与打造华裔馆并编纂《海外华人百科全书》。
2002年6月, 佛光大学校长龚鹏程率领教授马森丶杨松年丶孟樊及驻校作家杨树清 一行赴新加坡丶马来西亚主办“第一届新世纪文学文化研究的新动向 研讨会:21世纪台湾、东南亚的文化与文学”,我亦发表〈 原乡与异乡:南洋的金门籍作家〉论文。
经由5岁离乡的榜林诗人,主编过《源》的寒川(吕纪葆)牵线安排 下,我们也来到黄祖耀任主席的金门会馆及宗乡会馆拜会交流, 此行并促成台丶星同名《源》的两地刊物结缘為姐妹刊。
2004年3月,我再随金门县长李主烽领军的东南亚访问团, 在新加坡大华银行总部见到了童年离乡迄未归的黄祖耀主席, 乡亲们力邀他返乡,他回应:“我一定会回来的!”,“而且会再走 一趟当年离开的金厦水域”。 临别前,我赠送著作《金门族群发展》《番薯王》 予黄主席并欢喜合影。
星洲回返浯岛后,為撰述完成《闽风南渡》一书, 在投入修谱大业的萧永奇资料协助及黄氏族亲黄文远的引领下, 我来到英坑9号的黄祖耀祖屋踏查。
2006年12月,金门县府组团包机直飞新加坡,我亦随行, 赴约马来西亚“世界金门日”,在新加坡落地时, 与金门会馆主席黄祖耀再度相见欢 ,我送上了也採访丶报导他,刚问世的《闽风南渡:金门人下南洋》 ,他开心地在书扉页签名留念。 我告诉他,“主席,我们还在等你回来!”
1980年代,黄祖耀曾到台湾出席世华银行会议 ,经一波三折才入境。但到得了台湾, 却回不了佈满铁刺丶地雷的战地金门。
终於还乡。解严丶小三通之后, 在金门县长李主烽丶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丶金门大学校长李金振等 同乡先后组团接力邀请下,2012年3月26日,暌违故乡75载 , 新加坡大华银行集团暨新加坡金门会馆主席黄祖耀偕同家人自厦门“ 小三通”返乡探亲,上岸时第一句话是:“太欢喜了!”
中日战争改变了他的一生
祖籍金门东半岛金沙镇英坑村的黄祖耀,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 与母亲南渡马来西亚砂劳越,当时他未满8岁, 后来再随家人迁移到新加坡 。
1998年5月,回首来时路 ,迈入60之龄的黄祖耀写了篇〈父亲给我的教诲〉,刊登在《源》 刊物上,这篇关於身世的珍贵文献, 对金门故里的家族丶童年有较多的描述,他写道:“回顾过去, 我是在踏出社会工作之后,才开始对父亲有所了解 。在童年的岁月裡,母亲对我的影响,比父亲来得大, 主要原因是从我出世到8岁,是在金门同母亲和外祖父一起生活。 祖父黄智椰,早年从金门移居砂劳越 。
1897年祖父逝世时,古晋的祖母决定把父亲送往金门, 由大祖母代為照顾,“父亲黄庆昌在金门逗留的几年期间, 深得大祖母的宠爱。当他事业有成的时候,总是按时回乡给她扫墓。 后来父亲在金门和母亲结婚,那时父亲已经有了家室, 母亲就继续在金门照料祖坟家墓,所以我是在外祖父家裡长大的”, “关於我在金门的日子,已经没甚麼记忆。 但有一点至今仍歷歷在目、 那就是外祖父许天乞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带我到村里四处游玩。 要不是因為中日战争爆发,也许我会在台湾海峡的乡间长大。193 7年父亲决定把母亲和我带到古晋”,“在这之前两年, 父亲在新加坡创立大华银行。银行的业务扩展后,他把母亲、 我和两个妹妹送到新加坡来,我最小弟弟祖绵,后来在新加坡出世” 。
外祖父许天乞留在家乡的路亭
黄祖耀的金门记忆已走远, 惟独外祖父许天乞让他当马骑在村里游玩的身影令他印象深刻。 又强调,要不是因為中日战争,也许他会在台湾海峡的乡间长大。
父亲黄庆昌远在马来西亚,8岁以前的金门童年,母亲, 以及街坊邻里眼中的善人, 盖了座可遮风避雨的路亭供过路客歇脚的外祖父许天乞是黄祖耀深刻 记忆,祖孙二代不可切割的画面。
星马经商有成,黄庆昌家族侨汇返乡, 要在后浦南门盖洋楼安顿族亲,那知才打好地基,1937年, 日军占领金门,黄祖耀随家人“跑日本”逃离岛乡下南洋 ,自此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与黄氏家族最初的画面丶情感连结,竟是那小小路亭的地景。
国共对峙丶两岸冷战炮击的幼年,湖南老兵父亲与我, 父子每从西半岛燕南山古区村拉著手推车到后浦城东门市场卖青菜、 辣椒,為避开清晨4时前哨兵持枪加拒马的宵禁大马路, 在大陆打过游击的父亲总机灵地沿著圳仔沟那条通往金城的古官道、 又作卖菜路的幽径走去,也必会在中途点、水泥柱上写著“民国二十 五年许天乞建” 的贤聚路亭歇脚;天刚破晓,入城卖完菜, 父亲再带我到南门黄家未建成的楼房旁的茶室喫贡糖丶沏大红袍丶听 老人拉二胡。
见证一个烽火时代,诉说一个离散家族。 黄家残存的洋楼地基丶歷经风霜的路亭依旧在。斯人已远!如今, 再过路亭,念著大银行家出乡关前烙印下的足跡, 又多了层深刻的乡情画面。
圆满一生。回到天家,也回到儿时的家。安息吧,主席。

2004年3月26日,报导文学家杨树清(右) 一行赴新加坡大华银行总部拜会主席黄祖耀, 并赠著作《金门族群发展》《番薯王》
—————————— —————————— —————————— —————————— —————————— —————

2006年12月,杨树清(右1)随团赴马来西亚出席“世界金门 日”,途经新加坡,与金门会馆主席黄祖耀(右2)二度相见欢
—————————— —————————— —————————— —————————— —————————— ————————
春联共赏

许永达(新加坡) 书
————————

宝环(新加坡) 书
—————

范维香(新加坡) 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