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致13死! 百日咳为何来势汹汹?

近期,百日咳发病出现上升态势。其中,青少年以及成人
发病率显著增高。这种以往被认为婴幼儿才会得的病,如今正
逐渐“高龄化”。

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数据,今年1月全国(不含香港、澳
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报告百日咳15245例,其中死亡5
例;2月报告百日咳17105例,其中死亡8例。

百日咳是什么?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
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典型病例可表现为持
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百日咳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很类似,前1-2个星期可以仅
仅有点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但在这一时期,传
染性极强,非常容易被忽视。

而后的第2-6周进入痉咳期,这时候就是疾病症状最典型的
时候,往往以夜间剧烈、持续痉挛样的咳嗽,并且可以出现咳
嗽末典型的“鸡鸣样回声”。

最后疾病恢复期仍然需要2-3周,整个病程非常“磨人”。

婴儿病例、有疫苗接种史或百日咳病史者,感染后症状多
不典型,其中婴儿病例感染后多无典型痉挛性咳嗽,易出现发
绀、气促、呼吸暂停甚至窒息,出现以上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排查,以免延误治疗。

什么人容易得百日咳?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
儿来说,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各年龄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
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
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在疫苗广泛应用的国家,越来越多的百
日咳病例在较大的儿童和成年人中被发现。

百日咳为何来势汹汹?

近年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的现象。如
在2004年、2005年、2010年、2012年、2014年,美国先后发
生多次大规模百日咳疫情,其中2012年华盛顿州百日咳流行期
间发病率高达37.5/10万,与前一年相比升高了13倍。加拿大、
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同样有百日咳发病数激增的报
道。

中国百日咳发病数也在维持数十年的低水平后呈现回升趋
势。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报告百日咳病例开始超过1万
例,此后一年一个台阶,2018年超2万例,2019年超3万例。
新冠疫情后回落,2020—2022年累计报告15798例。

对于百日咳发病率上升这一现象,航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
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窦志芳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疫苗免疫效力持久性不足。人体可通过自然感染或接
种疫苗获得对百日咳的免疫力,但这两种途径获得的免疫力都
不能持续终生。

二是近年来诊断标准不断改进、监测系统更加完善。相比
于之前通过细菌培养、PT抗体检测,目前百日咳的诊断还纳入

了核酸检测,有条件诊断的医院或机构显著增多,这可能在一
定程度上导致病例数增多。

如何预防百日咳?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