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时3部位易被忽略  没洗乾净恐成“细菌窝”!

洗澡是日常维护个人卫生的重要工作,不过,有些身体部位也许长期以
来都遭到忽略。美国一名基层医疗保健医生日前提醒,全身至少有3个
部位在一般人淋浴过程中没能被妥善清洁,有可能因此孳生病菌、发出
异味甚至遭到细菌感染。
《中视新闻网》援引《纽约邮报》报导,维吉尼亚州家医科医生辛格
(Jason Singh)7月底在个人TikTok频道发布短片,提醒粉丝注意全身
上下3处最容易受到忽略的部位。第1个是肚脐,他直接了当问大家:“
你上一次仔细清洁自己的肚脐是什么时候的事?”肚脐窝藏污垢、汗水
、细菌,尤其是肚脐凹陷的人,这种类型的肚脐温暖潮湿,可能成为细
菌、霉菌孳生的温床,恐怕会有分泌物、产生异味甚至感染。
青少年时尚杂志《Teen Vogue》曾建议,肚脐凹陷者应该使用棉花棒
、成分温和的肥皂泡泡清洁肚脐,每周1到2次。肚脐突出者,则可用毛
巾或海绵沾肥皂泡沫轻柔擦洗。
辛格提出的第2个易忽略得清洁部位是双脚,尤其脚底。他说,脚底的
汗腺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多,“汗水加上鞋袜包裹,创造了温暖的环境,
为细菌与真菌提供理想的栖息乐园”。此外,皮肤、指甲、头发所含的
角蛋白(keratin),也可能成为微生物的食物,导致足部问题加剧。
足部卫生部量可能导致霉菌感染(例如香港脚)、葡萄球菌感染,这代
表细菌从伤口或溃疡处进入皮肤。纽约市家医科医生艾舍(Eric
Ascher)说,足部清洁的确很重要,“大家往往忘记这一点,或者以为
淋浴时肥皂从身体往下流到双脚就够了”,穿著袜子、包鞋或者运动之
后,脚趾之间的清洁尤其重要。
耳后也是很多人忘了好好清洁的部位。辛格说,耳朵后面的皮脂腺会产
生皮脂,这是汗水与污垢的混合物,会窝藏在耳后皮肤皱褶与缝隙,有
利细菌活跃滋长,这个位置靠近头发,头发也含有不少油脂,为耳后的
细菌窝提供更多养料。

辛格这项忠告反映了美国民间“阿嬷的智慧”之一。美国华府乔治华盛顿
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生物统计学兼生物资讯学教授
克兰德尔(Keith Crandall)说,他的祖母曾告诉家中小孩要“擦洗耳后
、脚趾间、肚脐”,他推测原因在于上述3处部位清洗频率较低,学生研
究团队从皮肤样本发现,与身体其他经常擦洗部位相较,这3处的确能
窝藏有碍健康的微生物群。
家医科医生艾舍提醒,腋窝与腹股沟这类有皮肤皱褶的部位也要注意清
洁,沐浴后要把皮肤表面的水分擦乾,因为水分也有利感染。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