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情  (2024.12.6) 

第 5 期

旋转的,旋转的心事

林焕彰(台湾)

你会知道吗

你的身世;前世,今生

心事,谁人知

默默的,

我自己想,想着想着

心事就成為了一个机密,

还应该是一个

极机密

想着,想着

我有责任

为自己保密;

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

我都必须为它

紧紧打包

几个世纪之前,以及

之后

我都必须参与,不许有一丝丝

一丝丝,怠惰

再难我也得要

一一克服;必须要,

我曾经是

看过,也不只看过

我还是它的

不可没有的

唯一的,见证者

我要负起承担,我的责任

我的身世的

前因后果,重要的责任

一切都要,从我自己开始

或不从我

也可以从他;我不知道,

我应该知道什麼

前世今生,不应该是

什么都不知道

旋转的,旋转的心事

是的;

想着,想着

我有我的无知,

多少的无告

心事和身世……

(2024.11.  九份半半楼)

————————–

 

父亲 (外一首)

何军雄(中国甘肃)

 

三十多年了,我的父亲

躺在地下冰冷的床铺

被火烧焦的躯体,渴望滋润

让一滴雨,浸泡干渴的喉咙

 

春风啊,请你慢点吹,再慢点

我怕父亲的身体,经不起风吹

不是那块石做的墓碑压着

父亲,会不会在春天侧过身子

 

让我在墓地,多待一些时间

只有清明,我才能和父亲说会话

父亲已经听不懂我的口音了

但儿子还想,把内心的苦吐出来

 

父爱如山

三十多年了,我的父亲

躺在地下冰冷的床铺

清明雨丝,打湿半生眷恋

以及父亲被火烧焦的躯体

 

布谷低沉,叫喊着一个人的名字

碑文镌刻着父亲短暂的一生

旷野寂静,山坡上野花肆意绽放

沉睡的父亲,被月光抚摸

 

如同一座山脉,遮住心头

多年以来,父亲的笑容依旧

石刻的墓碑,像铅一般

压得地下的父亲喘不过气来

 

————————————————

金门村史之先睹为快

陈益源(台湾)

一年半前(2023年5月29日)我写过一篇《金门村史的海外连结》,统计金门县文化局自2016年至2022年先后完成了43本金门村史,蔚为大观。其后,2023年10月金门村史又推出5本,今年(2024)还有6本问世。合计九年一共出版54本,突破了彰化县“大家来写村史”已出53本的纪录,成为全台湾完成村史写作最多的县市,真是可喜可贺!

由于今年金门村史的新书发表会订于12月14日才要隆重举办,在此之前暂不对外发售,那我该如何先睹为快呢?

我之所以想赶快看到2024年的6本金门村史,倒不完全是为了满足我个人的渴望,另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指导的研究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众所周知,金门是个历史悠久的侨乡,历来即有移民海外(尤其是南洋)的传统,金门几乎各村都与海外有所连结,也形成了金门村史的一大特色。这么有特色的村史,不仅可以为金门当地认识自己所用,也可以为海外华人移民研究提供珍贵素材,因此我鼓励成功大学中文系马来西亚籍的研究生林安萱撰写《〈金门村史〉丛书中的马来西亚书写》,做为她的硕士学位论文。

安萱家住马来西亚柔佛州,父母亲祖籍广东汕头与潮州,她算是华人移民的第四代,虽然与金门并无地缘、血缘关系,但由她来进行马来西亚与金门的关系研究,仍然是具有优势的。

话虽如此,关于金门与马来西亚之间人口的移动和相关文献记录,那怕是资深学者要着手进行爬梳,也得煞费苦心,更何况是年纪轻轻的安萱。她撰写这篇学位论文工程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我曾经看到她面对浩瀚书海而陷入不知从何下手的困境,暗示过她不妨考虑换个轻松一点的题目来作,不过她倒未接受我的劝告,仍然继续埋首于金、马两地大量的文献资料之中,并且拿出初生之犊的气魄,在“2024金门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勇敢地宣读了她部分的研究成果:《金门县金城镇与马来西亚的交互关系――以〈金门村史〉丛书为例》一文。

在这一单篇论文里,安萱从48本金门村史中找出隶属金城镇者有10本,10本之中有关于马来西亚书写的占5本。她对照第16册《泗湖屐痕》、第41册《欧厝村史》的内容,将这两村欧姓、欧阳氏族与马来西亚柔佛州“龙引”(龙引港又称“欧厝港”)当地金侨的交互关系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同时,她也援引《金门县志·华侨志》的记载,为第23册《庵前村村史》补充了书中提到的金侨叶汉水在马来西亚担任“巴生闽南公所”会长、创办巴生华侨中学与遗产捐赠等更多宝贵信息。因此,安萱得到特约讨论人安嘉芳教授和现场多位金门文史专家前辈的不少嘉勉。

就在安萱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她突然得知《金门村史》丛书由48本增至54本,但却买不到这新出的6本,而其中第49册《珠山村史》、第52册《小西门村史》也都属于金城镇,小西门戴氏家族的出洋客又多移往马来西亚柔佛州,即便只是为了上述单篇论文的修订,她也非得赶快掌握新书不可。

偏偏今年金门村史的新书发表会还得再等一个多月,这该如何是好?我听从金门好友的建议,直接找村史作者们商借样书。幸运的是在我发出求助讯息的五天之内,6本新书陆续都从金门快递到了台南,让我得以先睹为快,当然更重要的是及时化解了安萱的燃眉之急,我真是由衷感谢金门村史作者们的慷慨义助!

(2024年11月12日)

image.png

林安萱喜获《金门村史》新书

—————————————————-

午后

程敏(中国河南)

午后,阳光依旧温暖。

站在窗前,终于,有了刻骨铭心的感悟和收获,静默在这个秋末。发现了自己身上的那些渴望和无辜。

我和你,就这样静静站在窗前远眺。

她和她,就这样默默对视互叙心思。

一点一滴,一日一夜,把那些真实的梦想装配在这万巷皆空的时光里。

我与你的世界只剩这百十平容身之所,那份通知磨灭了我们心中升起的希望。此刻,竟怀念昨日保安大叔的喊声还有电梯未有维修发出的嘎吱声响。

狗狗维尼,瘫痪三月以来,它依然在家里活蹦乱跳的拖着后肢开心的跑着。

它不知发生了什么,只是它的日子少了出去溜达的时间,时而跑到我的跟前吼两声,时而默默的站在面前望着我。

“哎呀,好啦好啦,去玩吧”,我嚷嚷着让它离开。

一家人对它过于怜爱,特别是瘫痪后,而它的情商极高,便抽身而退,扭头瞅瞅我不声不响的低头离开

鬼知道它在想什么,还有什么梦想!!!

这应该是一个值得疯狂的年代,三年蛰居这个安静的区域,似乎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某种东西正在渐渐萎缩,准确的讲应该是脑子,慵懒却如蒿子菜般生长蔓延着。

此时,阳光正好,秋叶渐黄,寂静的院落,偶尔车辆的鸣笛,带着急促呼啸而至。突然一位行人路过,恍惚这个世间又恢复了人间烟火气。让自己继续享受阳光的抚摸,体味这人间乏味的“美好”,不如,提笔撰写童话吧……

就这样,一生所爱,如今只剩下仰慕和叹息,在这样的时光里慢慢滞谢。

俺叔说:孩儿,这回你可以静下心来写点东西了!

我想,这座城市,有什么还值得可写?

他说:你就是一个落寞而温情的乡土诗人。我知道这是叔自己给我赋予的标签,出自他对我的爱。

他还说:我就是喜欢你写家乡的诗。

我似乎都在“嘲笑”自己,就短短那两首诗?还真称不上什么“乡土诗人”。

是啊,困在这里不如回到家乡沐浴七彩阳光,去拾起潮湿的柴火,坐在村头写诗。

我爱那些邻里乡亲泥土样温暖而朴素的面孔,屋顶瓦蓝的炊烟,村头池塘里飞奔踏水的水鸭,那远处田埂上骑在牛背上的少年。

恍惚看到手握火钳,用鼓起干瘪的嘴,吹燃柴火的姥姥,还有村头槐树下的哪口井…

image.png

程敏 :  我爱那些邻里乡亲泥土样温暖而朴素的面孔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