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即使不肥易于患糖尿病?

【雅加达讯】2 月 26 日电 :糖尿病是指一种以血糖水平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对于糖尿病患者,胰腺无法产生胰岛素,或者身体无法最佳地利用胰岛素。
结果,人体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能量。未被身体细胞正确吸收
的葡萄糖将会积聚在血液中并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糖尿病
会引起各种并发症。

那么,即使亚洲人并不肥胖,是否也更容易患糖尿病呢?
据国内一名医师里扎尔(Rizal Fadli )在医疗平台Halodoc上发布的分析称
, 2型糖尿病是亚裔、尤其是南亚人容易患的一种疾病。

据了解,南亚人患 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欧洲人高出六倍,主要是由多种因素
造成,其中大部分与生活方式有关。

里扎尔医师介绍,没有患糖尿病的南亚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甚至是普通人
的3倍,但同时还患有 2型糖尿病。这种风险会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对于20
至60岁患有 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而言。此外,这一人群的存活率与白种人相
比也明显较低。

亚洲人,尤其是南亚人,患 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因为他们的肌肉可能较
少,而腹部脂肪较多。这种情况会提高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以下是导致患病风险更高的因素:

1. 遗传和种族因素
亚洲人的身体构造与白种人相比有所不同。他们通常体脂百分比较高,肌肉
质量较低,尤其是腹部周围(内脏脂肪)。

2. 生活方式
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导致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饮
食、缺乏体育锻炼和压力,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3. 身体质量指数(BMI)阈值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亚洲人的BMI阈值 (23公斤/平方米) 低于白种人
(25公斤/平方米) 来定义超重。

4.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异常也可能增加亚洲人患
糖尿病的风险。

如何解决?

里扎尔医师说,作为亚洲人,最好不仅要计算BMI,还要测量腰围,这样才
能更准确地预测患糖尿病的风险。可以将卷尺绕过身体,测量其臀骨上方(
通常在肚脐的位置)的腰围。

如果体重指数正常,但腰部脂肪过多,则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腰围目标
测量值应为:男性小于或等于90厘米,女性小于或等于8 厘米。

可以采取以下其它方法:
– 采取富含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蛋白的健康饮食
–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 保持健康体重
–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包括检查血糖水平
– 对于亚洲人,必须意识到这些风险,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持身体健康
(美都新闻HAR)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