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河桥]第271期

端午诗声
谢绍勇


双五节有吟
端午诗声煥国人,
千方角黍悼灵均。
少年不解汩罗怨,
也上龙舟赛古津。


端午流韵
朗朗诗声百韵縈,
長怀故国赛舟情。
熙熙攘攘锣声响,
也載楚音來澳城。


端午节诗友雅集
遥途拾级聚端阳,
诗赋楹联儒雅彰。
最是热心乡井客,
咖啡茶点撫柔肠。

端午节
许菁栽

晴空万里艳阳天
世界诗人写屈原
自古直臣大不幸
忠君爱国遭谗奸
汨罗抱石死明志
端午龙舟竟后先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脱离骚冤

春秋战国两千年
富国强兵力主贤
受到子兰多反对
竞遭去职逐驱关
不朽作品沿途出
天问九歌壮丽篇
破楚秦军心割痛
怀沙绝笔离骚传

百姓非常哀痛叹
江边凭吊打捞船
饭团鸡蛋丢鱼食
喂饱蛟龙尸体全
就有万舟竞赛渡
飘香海外粽来源
诗人盛会兰亭聚

谱写情怀祖国篇

中原四季分明妍
土裂沟鱼浮似煎
水熟倾盆靠日洒
南洋不见烧滚烟
驱除瘟疫成文化
送走瘟神世代传
过去角黍诚治病
今日公推美食全

 

乙巳年端午特刊

 

端午节
[唱和诗]

时逢重五粽飘香,
蒲艾盈门韵绕梁。
竞渡龙舟波上舞,
飞歌鼓角岸边扬。
离骚一卷百篇颂,
忠骨千年四海彰。
每念屈公情切切,
凭栏遥祭意长长。
中国:桐姥题诗

千年角黍祭沅湘,
青箬凝烟裹糯香。
麻缕牵情销旧恨,
龙舟竞渡慰孤殇。
汨罗水咽忠魂烈,
荆楚风吟浩气长。
蒲酒倾樽遥酹月,
离骚一卷共清光。
棉兰:廖世敬唱和

时临端午百花香,
悼屈芸词诗满堂。
爱国深情光永世,
離骚悲政盼春阳。
粽香仍慰汨罗怨,

競渡犹欢我族强。
喜见芙蓉荊楚灿,
神州崛起祝新昌。
悉尼:谢绍勇唱和

汨罗江上鼓声扬,
千舸爭流破晓光。
艾草掛窗香入屋,
菖蒲插户气生芳。
离骚遗韵传千古,
楚笔悲歌咏国殇。
角黍盈盘情不断,
人间永颂屈原章。
棉兰:凌云雁唱和

随俗裹粽过端阳,
远古风俗浩气昂。
爱国英魂千代颂,
忧民忠烈万家扬。
离骚璀璨平生悟,
天问缤纷永世彰。
竞渡龙舟翻浪起,
思怀屈子祭贤良。
峇厘:夏之云唱和

又临重五米粽香,
艾草门前吊挂光。
一曲离骚千古恨,
投江自尽万年昌。

龙舟竞渡纹波湧,
彼岸呼声气息扬。
节日年年添寿月,
人生岁岁过今阳。
棉兰:田心唱和

年逢端午粽香浓,
悼念屈贤响夏红。
神地龙舟楫奋进,
五洲竞渡泛欢腾。
忠魂谱写民族气,
离韵深耕龙嗣恒。
化愤强国开创举,
复兴昌盛千秋功。
占碑:郭春明唱和

五月思怀楚大夫,
千秋骚愤恨难除。
不堪浊世嚣群小,
忍看芝兰草木枯。
四海龙舟寻往迹,
万家角黍竞庖厨。
汨罗江水东流逝,
剩有忠魂耀史书。
棉兰:西河子唱和

端阳节日粽飘香,
竞赛龙舟志气扬。
天问离骚千戸诵,

怀沙哀郢万家享。
屈原爱国心如海,
楚没轻生投汩江。
痛惜英豪长纪念,
忠魂永在世流芳。
万隆:文苗唱和

竞赛龙舟孰最先,
汨罗江面鼓声喧。
每年五月端阳节,
粽子飘香馨上天。
心献黎元坚矢志,
至今人念楚屈原。
铮铮铁骨堂堂汉,
不愧千秋青史传。
棉兰:寒松子唱和

又逢重五粽飘香,
酹酒汨罗思渺茫。
杜宇声声啼旧冢,
龙舟阵阵破新霜。
千门艾叶承清露,
九域骚风溯楚湘。
亘古贞魂沉碧水,
至今遗韵满华疆。
雅加达:苏歌唱和

屈原精神贵在忠,
今人效法意相通。

国家至上民心聚,
法律为绳世道公。
认正求真担重任,
承当守信见初衷。
慈行遍洒山河绿,
浩气长存天地中。
巴淡:褚圆满唱和

鼓动诗人妙笔传,
屈原造世永犹光。
江湖初夏龙舟竞,
净浴舒心化境康。
如意吉祥华夏运,
端阳裹粽露芬芳。
唱和诗友喧哄颂,
鼓舞高歌庆宴欢!
雅加达:燕飛翔唱和

端午粽香五月天,
汨罗江上雨如烟。
龙舟破浪穿云箭,
锣鼓摧雷撼水田。
艾掛千门驱病疫,
黍陈百市祝思绵。
年年此日人犹忆,
岁岁忠魂照世间。
棉兰:雁儿唱和

五月人间米棕香,

世遗华夏祭端阳。
千帆竞渡呼湘水,
一曲离骚愁断肠。
六代长机播艾草,
九天母舰撒雄黄。
金砖带路驱虫蚁,
屈子有知喜若狂。
雅加达:童行早唱和

热带粽情四处香,
多般馅料竞登场。
叶宽细裹糯成玉,
火慢微翻肉透芳。
江畔云飞锣鼓急,
舟头桨动水花扬。
南洋賀节千家乐,
习俗传承万世長。
棉兰:黄升榕唱和

美味粽子正飘香,
屈子沉冤记端阳。
国事断肠赴湘水,
黎民忆士述愁肠。
已是歼十偃衰草,
又见九天撑炎黄。
一带一路碾群蚁,
更喜贼酋颠且狂。
雅加达;沈清平唱和

异乡端午粽飘香,
传统节天纪念扬。
竞渡龙舟真热闹,
尤其内地汨罗江。
一年一度公假曰,
五月五初客返乡。
屈子离骚家院颂,
千延斗转仍绕樑。
棉兰:孙国静唱和

一曲离骚感万千,
豺狼当道昭心丹。
投江溺死以明志,
粽子飘香海外传。
棉兰:许菁栽喝和

雨季绵绵逢端阳,
粽香阵阵溢远洋。
忠魂不息映日月,
天问离骚万代扬。
万隆:侯斐珍唱和

投江明志藐皇权,
粽子飘香五月天。
竞赛龙舟端午节,
教人长忆楚屈原。
棉兰:李子光唱和

端阳节日粽飘香,

剝叶品尝味满膛。
纪念先贤添趣事,
缅怀屈子赛舟扬。
年年莫忘勤歌颂,
岁岁迎来祭祀忙。
哀悼英魂情更切,
凭栏遙记意悠长。
棉兰:文平唱和
,
爱国诗人世代芳,
五湖四海棕飘香。
苍天无语养生息,
楚地谗言害善良。
端午习俗千载庆,
中华节日万年昌。
舍生明志忠贞骨,
屈子精神永颂扬。
北干:李庭蓁唱和

 

端午情思
作者: 中国·诗情画意-文心

端午,重闻汨罗鼓,声声雄壮
龙舟劈浪处,艾草裹粽香
不朽的名字、伟岸的气度千古敬仰
闪光的灵魂、民族的脊梁
随着汨罗江水千年浩荡

汨罗之水,静静流淌
承载着你联齐抗秦之梦想
汨罗江上的粼粼波光
映射着你灵魂的光芒

汨罗江掀起的巨浪
那是你咆哮的《九章》

风,卷起朵朵浪花,那是一句句悲叹的《天问》,发自忠良

惊涛拍岸,声声巨响
那是汨罗之水把《九歌》吟唱
《渔父》的桨声逆着浑流而上
划向追求真理的远方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清廉如璧的你,眼眸凝着千般苍凉
抱石,投入汨罗江
却在青史,溢满兰草香
你的名字早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首《离骚》历经千年风霜

化成一曲千古绝唱,永世流芳

 

悲吟《九歌》祭端午

林越

数百年来,南洋岛国是海外华人聚居之地,还沿袭着祖籍国的传统风俗,端午祭祀就
是其中之一。小时候,住在苏门答腊岛廖省的英得其利(Indragiri)河畔,每近端午,看着母亲熟
练地包粽子,听父亲讲述屈原殉国、龙舟竞渡的故事。端午正日与玩伴们竞相竖鸡蛋,在浅浅
河滩的清流中浸“龙须水”,顺手在沙中搜寻小河蚌……
1966年,右翼军人夺权,限制华族文化,严禁中文乱烧书,楚辞天问难再复!失学的
少年们回到家乡,重新拼凑人生的路。风华少年,仍不忘五月五,且趁水浅渡清江。朗诵“路
漫漫其修远”,有的北归,有的谋职,有的留守,各赴充满挑战的前程!
廿一世纪改良新政,华族传统重光;因断层32年,如今华裔仍吃“粽子”,却不认识“屈
原”;印尼华族文化界、教育界任重而道远。端午是纪念春秋战国时楚国忠臣、诗人——屈原
。屈原的《九歌》是一组祭祀神灵的诗歌,有许多优美的名句,表达了对天地的敬仰和对生命
的歌颂。乙巳年端午在即,回首60载,故乡粽子飘香依旧,但老朽年过古稀,当年的同伴多半
已经离逝,儿时的清流如今混杂泥沙……有感而作。
精挑竹叶淘选糯米,
绿叶兮素华,枣栗添香;
肉粽肥美碱粽蘸糖,
高飞兮安翔,色味无双。

千载端午 家家挂蒲菖,
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扬 年年龙舟渡,
君欣欣兮乐康。

祖先勤俭拓南洋,
叹湘楚 暾将出兮东方;
毋忘华夏传文化,
看秭归 照吾槛兮扶桑。

回首 悲莫悲兮生别离,

阅尽《离骚》话凄怆;
今朝 乐莫乐兮新相知。
试把《九歌》重传唱。

汨罗江春秋回荡,
高桥飞架 援北斗兮酌桂浆;
新中国再谱华章,
神舟东风 举长矢兮射天狼。

 

《端午话屈原》

许志

端午节到了,人们总是喜欢谈论粽子飘香、龙舟竞渡。而今我只话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意思是说, “我前面的里程还很漫长,将上
天下地去寻找知音。”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典诗史最辉煌的长篇诗作。中国三千年的诗史拥有无数杰作佳篇,但是找
不到第二个作品,能够像《离骚》那样被人们当作整整一个文学時期的代表。
“风”是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即是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风”“骚”分别是代表先秦时期的
两个发展阶段。而“风骚”连文,成为艺术、文釆的代名词。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词中,就有“唐宗宋祖 稍遜
风骚”名句。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诗人。他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他被后世誉为“诗神”,中国“
诗歌之父”。
屈原普遍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伟人、诗人毛泽东也曽咏诗讃掦屈原:
《屈原》 毛泽东
“屈子当年赋楚骚,
手中握有杀人刀。
艾䔥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毛泽东不愧是一代伟人,他讃赏屈原手中握着筆桿子,屈原的《离骚》就是舆论,就是杀敌的武器!艾萧和椒
兰都是出现在《离骚》诗句中的杂草和香花,艾䔥比喻奸佞小人,椒兰比喻贤德志士,因为奸佞小人气盛得势而䝨
德志士力量太弱,屈原受到排挤,楚国面临灭亡之災,自己却报国无门。眼巴巴地看着国家让敌国所灭。端午時节
,一个面容清瘦的老者,身着盛装、头戴切云冠、腰佩宝剑、昂首挺胸、面向朝霞、从容不迫地冲向波涛汹涌的泪
罗江中,身与家国共存亡!毛泽东感叹、理解、怀念、賛赏屈原,四句诗二十八个字,胜过千言万语,把屈原的一
生描述得淋漓尽致。
有道是:英雄爱英雄, 好汉惜好汉。《屈原》诗完全表达了伟人、诗人对屈原的讃誉和爱惜。
两千多年来,屈原、《离骚》、汨罗江、粽子、龙舟已经和端午节凝结在一起,谱写着一曲中华民族的、旋律
悠扬的、爱国忧民的、浪漫主义的、悲壮而又绚丽的讃歌。题目就叫《民族魂》!

散文诗 端午诗魂

夏之云

(一)
端午庄严了一个铭记在历史年轮里的民族传统节日,为一位伟大的诗人,楚国三闾大夫屈
原深沉的祭奠,两千年来,在粽子飘香,龙舟竞渡中,把诗人的爱国情操,代代相传。
万卷古今掠影前,汨罗滚滚傲骨连;英魂万代昂然立,爱国情操耀世间。
(二)
击鼓声声——激励了炎黄子孙的缕缕民族情,唤起沿袭传统节日的隆重与热烈。
龙舟飞渡——穿越千年时空,去追寻一代诗魂的忠贞与不屈。
屈原的诗魂,像密实的粽子,包裹着一腔傲然正气,飘香在后辈子孙心中,让他们去品嚼
爱国情操与坚不可摧的意志。
(三)
诗人忧国忧民,抑郁不得志。汨罗江边仰对苍天的“天问”,悲切长啸,孤注一掷,一跃冲
向万里涛,化作汨罗江底的怨魂,任时光悠悠,江水托起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浩然永存的正气
诗心。诗人的高风亮节,铸就了中华民族铮铮忠骨,巍巍国魂。在古诗词源起的炎黄国度里,
留下刻着《天问》、《离骚》、《九歌“、《桔颂》不朽华章的奠基石。
(四)
一位诗人,用自己的生命,缔造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传统节日,一段历史文脉的延续。世代
传承,爱国精神启迪着龙的子孙。击鼓声声,龙舟飞渡。放眼今朝,神州大地以人为本,执政
为民,“哀民生之多艰兮”,发奋图强,竖起科教兴邦的大旗,确保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
精神力量,开拓多娇的山河,奔向世界,迎着春风,国泰民安,谱写神州辉煌。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