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发是福建的一个农民画家,民间雕匠,也是一位居士。1987年结识于京城。他带了两幅佛像人物赠我,记得一幅是达摩面壁图。引荐人是我的大学同学李国庭。一面之交,匆匆而别。
2012年五月初,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自报家门称李德发,问我还记得否?这一问,问出了老同学,我说当然记得,他说是应邀进京参加一个座谈会。多年不见,想看看我。我说欢迎。隔天上午,他带了夫人如约而至,久别重逢,十分欣喜。
德发居士告诉我说,这些年来他主要在福建省内大大小小名刹寺院塑佛像,做泥菩萨、画壁画,致力于为民造福的宗教慈善事业,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也赢得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的赞誉。在创作上,他师承了李耕、周秀廷的中国传统人物画技艺,1990年,福建省政府把他创作的《布袋和尚》、《九鲤湖》、《林和靖爱梅》等精品佳作,选送进京,参加了在“亚运村” 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展”,其中《林和靖爱梅》荣获了一等奖。听了他的这番介绍,我深为他取得的业绩而高兴,联想《百美图》中,尚无民间雕塑佛像的匠师,于是提出想去福州实地考察观赏一番,德发夫妇表示欢迎。
2014年春暖花开,我南下榕城拜访李德发。我向德发提出,想去寺院看看他塑造的菩萨神像。他点头答应,翌日,他带我去于山风景区,参观九仙观道院。九仙观座落在风景区的中央,园内有百年松柏,葱郁幽深,百花争放,众鸟齐鸣,只见两株上千年的宋荔,老树发新枝,环绕着气势不凡的三清殿。走进殿堂,又见正殿屹立着三座高4.25米的脱胎神像: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他们都是道教的师祖,道貌岸然,威严肃穆,神采奕奕。这是李德发1998年的雕塑,据说是上世纪福州寺院中最高大的脱胎工艺。神像外罩着玻璃框,保存完好,与九仙观一起,被列入省文保单位,可供中外游客和善男信女长期瞻仰膜拜。在福州城内,他还带我去观摩了另外两座佛教寺院,大雄宝殿的佛像虽尚保存,但色彩瘢驳,有的脱落了;还有的殿堂虽在,但佛座下沉、东倒西歪,显然保管不善。
我问德发,你何时塑像?他告诉我说,1978年由新加坡法禅大师推荐,参加福州西禅寺复建工程,无偿为寺内绘画、塑像,三年后受聘赴新加坡双林寺塑像,为国家创外汇18万元,分文未取,全部捐助西禅寺修复。18万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可不是一笔小数,尤其对一个房无一间,进城打工的四口之家来说,更是一笔大数。由于李德发特殊的艺术贡献,政府有关部门,征得村里的同意,在西禅寺附近的洪山乡五凤村,特批小片山林宅地,由其自筹资金,建造住房画室,以便安居乐业。
我又问德发,二十多年总共参加多少寺院塑像?他回道:有福鼎凄林寺全堂佛像(1986年)、福鼎资国寺全堂佛像(1987年)、莆田东山祖寺全堂佛像(1988年)、莆田报恩寺全堂佛像(1989年)、福清少林寺全堂佛像(2000年);还有中小寺院百来个。
我追问德发,你是居士,皈依佛教、当个和尚没有?你究竟信不信佛?他笑道,曾经想当过,但没有走通,后来进西禅寺当了居士。我是有家室的人,居士就是在家和尚。你问我信不信佛?我告诉你两句话:我本求心不求佛,乐善好施即是佛。所以取法号为好施居士。
德发居士1972年毕业于福建工艺学校,后师从周秀廷,追随李耕画派。他是一个体制外的草根艺术个体户,也是乡村里先富起来的能工巧匠,由于他从事的是有 “迷信活动”争议的泥菩萨塑绘,在“文革”荒唐的年代,他也做过一些荒唐的错事,所以他是仙游村镇的 “名人”之一。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信从乐善好施即是佛,决意从自己的创收中,为村民做慈善公益事业。每逢春节,他为琼峰村八十岁以上的村民送红包;还为自已在村里承包的梅松寺修路,造福村民。这些善事,是我在仙游盖尾镇琼峰村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所以请他自绘尊容,并请与他同村、与我同学的李国庭题诗,国庭欣然题诗道:
草根发芽脑袋尖,顶破坚土见兰天。
木雕泥塑日日精,又从周师追李耕。
悬腕面壁泼墨画,菩萨罗汉飘南详。
民间匠人来民间,回馈社会献爱心。
包立民 (中国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