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情  (2024.11.22)

第3期

浓浓的桂花之梦
林焕彰(台湾)
煮一煮秋天和冬天
桂花们,她们
整夜都不睡觉;
 
煮一煮,初恋和失恋
桂花们,也还是
整夜都在想
想一想
秋天好,还是冬天好
春天好,还是夏天好
 
浓浓的雾,浓浓的
桂花香;
想一想,还是想一想
秋天和冬天,
她们都是浓浓的
整夜都不睡觉……
 
煮一煮,再煮一煮
浓浓的桂花香
都是,她们在梦中
一起熬出来的……
————————————————————
许氏诗家三则
许水富 (台湾)
1
行吟街头巷弄。初曦清晨
一些人出没在私生活嚷嚷里
菜贩走过。诗人来过。老王的女人去过
小招牌支支吾吾闪烁其辞
转角处小酒吧守着黎明还未打烊
门口七嘴八舌腔声。状似对谈罗素
一堆辩证关键词掉了满地
我慢步其中。捡了一些不合身的大道理
来到市场。哄价买给情愿皈依的路人
2
老旧大楼像一件件穿破的大衣
各自拥挤矗立在时间废墟中
谁也不认识谁。共同的陌生像一幢墙
老李内裤晾在九楼。老吴小便声滴滴㗳㗳响
吵架和调情像极了粗嚷手稿
这里和那里。没有合格的建筑美学
日子生活中有一片仰望的天空就算国泰民安
这些公寓大厦就像笔名充满猜测和幻想
3
左转右弯。阳光拉开了上班序幕
从巷弄到大街。公车机车各奔自已的位域
我听见不断坠落的声音和时间的起伏
那些人穿过自己也穿过辽阔的未知
这里有许多人的命运。孤独和高耸的演出
直直走。七张街不见了。来到僻静的大路上
原来这里曾住过四十年前的老友
他拥有私人的黄昏和一册没有文字的心经
这里。他和老宅留下传奇和泥泞的人文景观
———————————————————————
秋尽
南桥思(台湾
早已结缘在秋日
从没想到妆容如此耀眼
彷彿一生的倾情尽力吐放
不仅仅是一蕊两蕊
 
原以为沉默注视着岁月流转
就是生命的全部
却想不到灵魂自内心腾出
一再溶化大地的气息
不让时光就此隐遁
 
怎么能说不动声色呢?
清甜氛围裊裊飞扑
轻染衣袖
或许此刻是绝对的相拥
彼此承诺下一个秋季
 
那么就不用再回眸了
听听凋落的声音吧!
保持这份形影好好入睡
让记忆覆盖一切
—————————————————————-
先锋书局与天龙八部
王先正 (台湾
        九月下旬与友人在云南大里旅游,二十二日来到沙溪古镇,沙溪东边华丛山曾有铜矿。公元前400多年,沙溪黑惠江成為青铜冶炼基地,也是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唐宋时朝是沙溪鼎盛的开端,沙溪处於南詔、大理国、唐帝国、吐蕃之间要衝,也是滇、川、藏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地点,马帮在这裡来往千年。黑惠江水如今仍在玉津桥下川流不息, 黑惠江是澜沧江支流,也是滇、藏茶马古道重要的水道之一。
       告别沙溪古镇前,看到一间非常特别的书局,书局外观似高大农舍仓库,外墙面是夯土,可是进入内部,室内设计及书籍摆设别緻气派,书架从墙脚到屋顶摆设整齐,四壁几乎都是分类妥当的中外书籍,也有少部份文创商品,墙上有“大地的异乡者”大字。书局全名是“先锋沙溪白族书局”,简介说道:先锋沙溪白族书局是南京先锋书店的第五家乡村书店,第十六家分店。南京先锋由钱小华先生创于1996年,被CNN、BBC等多家国际媒体评为“中国最美书店”、“全球十大最美书店”等。钱小华先生一直关注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他说,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关注乡土就是关注中国。2014年,先锋书店在钱小华先生的带领下,开始踏上乡村之旅。2016今年,经多方考察,先锋与沙溪古镇相遇,并最终于2020今年5月1日拉开序幕。我在彼处一逛再逛,依依不捨,见店中售有《先锋书店》精装本人民币五十八元,连忙买下,先锋书店的故事很长,待我细察。
       大理素有“妙香佛国”之称,二十三日上午去祟圣寺参观,此寺始建於唐代开元年间,史籍记载:“崇圣寺基方七里,周三百餘亩,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千四百尊,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的规模,经历代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颠峰。大理国二十二代国王中,曾有九位在崇圣寺出家为僧。据说当时的崇圣寺是整个大理国,乃至整个东南亚佛教文化的中心,惜清末毁於兵燹。
        如今的崇圣寺是2005年重建,其规划布局集历代之精华,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次进行建设,因当天参观时间有限,约略只看了天王殿、弥勒殿、观音殿、罗汉堂、大雄宝殿,但崇圣寺范围实在太大了,有的地方虽有指标,指示前往是佛教研究院、阿嵯耶观音阁,我无暇前往。但在弥勤殿,稍微细看,看到壁上说明,才知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书名出处。“天龙八部”原是佛教术语,善道八部眾生是佛教的护法神,“天龙八部”在佛教都是“非人”,是八种神道怪物,因為“天眾”及“龙眾”最為重要,所以称為“天龙八部”。金庸借此名来创作武侠小说,写出八种类型主角的故事,在书中各自成章,最后交织一。金庸的小说不只写纯情、痴情,也写畸情、无情。温瑞安曾著有《天龙八部欣赏举隅》,在后记中写称《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说要谈的论题,再十本书也说不完。我个人以为金庸是武侠小说泰斗,才气纵横,知识广博,善解人性,加上妙笔生花,撰述的武侠名著甚多。《天龙八部》叙说的历史场景,发生在宋朝、大理国、契丹、吐番、西夏五国,书中藉佛家的哲学思想来说人性的贪、嗔、痴,创作出精彩故事,引人着迷,而金庸本人其实也是才子多情兼无情,由网路刊载其三次婚姻故事可知。
        午餐后去圣托里尼,地名应是仿希腊圣托里尼岛,山坡的西式建筑宛如艺术品,先坐电瓶车上下绕行一周,再由绵延台阶拾级而上,有些景点免费欣赏,有些必须消费-用餐或饮咖啡始可进入。在弯曲诗意的山坡街道俯瞰迷人的洱海,碧海苍山,大地如画。
IMG_20241120_182719.jpg
“先锋沙溪白族书局”,  外观似高大农舍仓库,外墙面是夯土,室内设计及书籍摆设别緻气派
——————————————————————————————————————————-
结痂
子羊(中国山西)

 

         安家村有二百来户人家。村庄依山傍水,山上有山,山山相连,山下是一片广阔的平地。山底铺满了漫山遍野的草地野花,周边还有一座一望无际的水库,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和一丛丛郁郁葱葱的竹林。草地上有数十只小鸡在寻食,不远处传来几声狗叫。
        小强的家在村里第一条巷的巷口。他母亲病逝,家里只剩下重病的父亲和年幼的弟弟。家里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他肩上。他既要干农活、家务活,还要照顾父亲和弟弟。他的成熟和年纪明显不匹配。
        我曾为自己是城里人沾沾自喜。没想到,他自豪地说,那有什么!我二爷爷是外交官!我目瞪口呆,想不到衣裳破旧的他,家里还出了一个外交官。
        解放前,我们老家农村的地主和贫民阶级对立的情况不突出。当时,村里土地多的也仅仅是多出几亩,甚少有哪家雇工做农活。虽然旧社会允许娶三妻四妾,可经济不宽裕,村里家家户户大多是一夫一妻。土改运动中,全国掀起一阵斗地主的浪潮。这里找不到民愤极大的地主,但为了交差,村里一定要揪出几个典型。于是,谁家的地最多,就把谁家定为地主,然后再展开批斗。
       小强说,那时,我家的地也就比人家多了几亩。另外,山底的几丛竹林也是我家的。我家从来没有剥削过农民,都是自家人在地里劳作。当村民发了疯似地批斗我家,把我家的地全部没收,无中生有地指控我们如何剥削长工时,我家人都傻眼了。我二爷爷年轻气盛,被逼急了,挑起棍子,就朝找我们茬的村民身上抡。事情闹大了,二爷爷在愤恨中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二爷爷走后,二奶奶带着孩子在家里等到望眼欲穿。等有了二爷爷的消息时,他已在北京工作,还重新组建了家庭。二奶奶曾到北京找过他,但已无法挽回。二爷爷新妻的家族在北京是名门望族。他也因此进了北京的政府机关。他在京城丰衣足食,不想再回村。二奶奶伤心欲绝,哭得稀里哗啦。他俩离婚了。她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她恪守贞操,自己带着孩子过。
      后来,我的父亲叔叔们都没有资格参军、招工。眼看村里贫民出身的年轻人参军提干,招工进城,父亲的眼泪只有在心底流。我们一家除了在村里老实种地,没有其他选择。
       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文革铺天盖地的席卷整个大地,二奶奶因为家庭是地主成份,又因为二爷爷的缘故,被村民狂斗。一个病怏怏的中年妇女,脖子上挂着一个写着”罪恶的地主婆”的牌子。她本来就病魔缠身,却强行被拉着到周边各村挨个游街。每走到一个村里,村民们就呼拉拉围上去,挥舞着胳膊,高声喊道,打倒地主婆!紧接着,有纠着二奶奶头发狠拽的,有拿皮鞭猛抽的,有拿棍子抡的,也有扇耳光的。村民们雄纠纠气昂昂,都争着表明自己鲜明的阶级立场。
       二奶奶的脸上,身上是一道道伤痕,她睁着迷茫的双眼,战战兢兢,浑身抖得像个筛子。据说她来到新建村,村民们见到她这副模样,竟然鸦雀无声,无人出来打骂。可二奶奶怕了,脸吓得像窗户纸似地煞白,脸皮下面一条条隆起的筋肉不断抽搐着。
       二奶奶在文革中被活活折磨死了。只留下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没爹也没了娘。
       文革结束后,二爷爷出任中国驻某国大使。二爷爷回国后,在京城见到久别的亲人,心情激动地像浪花一样欢腾。他得知家里的情况,捶胸顿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在客厅里为原配妻子设了一个灵位,为她烧香磕头。他托关系,把自己在老家的那个孩子安置到当地的县城工作。
       父亲是二爷爷的亲侄子。如今家族在村里只剩下了我们一家。父亲曾因为病重,没钱医治,就跑到北京找二爷爷。二爷爷把他安置在北戴河的医院疗养。
       二爷爷和其他人不一样。从老家出去的人,只要力所能及,都会常回来看看,为建设家乡出力。二爷爷没有为家乡做过贡献,至死都没回来过。
       村里人说,二爷爷的心伤得太重了。
———————————————————————————————————————————-
文坛动态

凌鼎年导师与学生恳切交流

作家凌鼎年被西交利物浦大学聘为校外导师后,今年有3位大学5位研究生选择他为导师。11月2日上午 ,凌鼎年与这8位学生在”凌鼎年文学馆”第一次线下见面,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文学馆,也从侧面了解了导师的情况。

参观后,开了个小型座谈会,8位学生分别介绍了各自专业的情况,说了自己未来的学习、实习、就业的设想、打算,还说了选择导师的理由,以及对导师的要求。

凌鼎年则表示愿意尽自己的能力与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每位学生。

师生之间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气氛融洽,其乐融融。

IMG_202411325_174837165.jpeg

凌鼎年与8名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生合影于文学馆大门口,左起:程熙睿(大二)、周启萱(大一)、刘伊如(研究生)、杜诗婷(研究生)、李炎铭(研究生)、凌鼎年、文可(大二)、徐丁丁(研究生)、魏铭远(研究生)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